葛长伟:广东是中国的缩影,而清远是广东的缩影

12.08.2014  04:28
今天和大家一起面对面,我是以一个‘老爱马士’的身份交流。”8月10日,广东省第十三期广东大学生骨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集中培训班正式结营。在这天的座谈会上,清远市委书记葛长伟和培训班的200多名大学生面对面座谈交流。

南方日报讯 (记者/邱羽琪)“今天和大家一起面对面,我是以一个‘老爱马士’的身份交流。”8月10日,广东省第十三期广东大学生骨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集中培训班正式结营。在这天的座谈会上,清远市委书记葛长伟和培训班的200多名大学生面对面座谈交流。

广东是中国的缩影,而清远是广东的缩影。”葛长伟用自己的4年体会,向年轻“爱马士”们介绍了清远的五个定位:一,清远市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非常有代表性的地方;二,清远是一个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都很大的地方;三,清远是一座正在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四,清远是一个时尚清新、生活成本较低、幸福指数较高的城市;第五,清远是一个能让人贴近自然、直面内心的城市。

会上,大学生骨干们纷纷总结了为时6天的清远参观调研所得,并就观察到的问题向“老爱马士”询问。而“老爱马士”葛长伟则一一耐心地给予回答。最后他诚挚地向206名大学生骨干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能到清远,建设清远,发展清远。

关键词一:人才完善软、硬环境 吸引人才到来

请问清远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出台了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呢?”一名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的“爱马士”问道。对此,清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梁思从人才专项资金、储备人才计划、补贴、宣传等方面对清远市的人才政策做了详细介绍。同时,葛长伟诚恳地询问道:“怎样吸引人才?什么样的政策能打动你们?怎样留住你们?下一步也请你们支支招!

目前,清远正处于快速发展当中,具有生态环境好、交通区位好、产业结构日趋完善等优势,发展空间十分巨大。“无论是学农、学医、学文还是学其它专业,你们都能够在清远找到施展才华的平台。”葛长伟介绍,万达、广百、长隆等大型企业和项目的进驻,将在城市公共配套、商业设施建设等方面拉动清远的发展,并打造更多的人才发展空间和平台,吸引更多人才的到来。

葛长伟表示,政府将从软环境和硬环境两方面提高城市创新力,在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和服务,让更多的企业和人才乐到清远,扎根清远。“希望在座的年轻朋友中有一部分同学到清远来,喜欢这个城市,爱护这个城市,建设这个城市。

关键词二:农村推行农村综合改革 解决年轻人才空心化问题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们能深入到农村进行调查,真正了解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在听到学生们对于农村发展的看法时,葛长伟认真地向他们提出调研建议,并表示将在调研上做出积极的配合。

他认为,农村的发展与农村人才密切相关,而目前农村中年轻人才空心化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何让农村吸引到年轻人,如何让年轻人愿意到农村发展?”他指出,其实最需要人才的是纯农村地区。葛长伟提出,大力推行农村综合改革,让生产资料和剩余价值回归农民自己的手里,对解决农村发展问题而言十分重要。

关键词三:交通用柔性方法逐步解决“摩的”乱象

乱行、闯红灯、逆道行驶……一名来自广东财经大学的“爱马士”说出了自己对清远的其中一个印象。对此,葛长伟认同道:“我也坐过摩的,我也觉得挺危险。

针对清远“摩的”的乱象,葛长伟认为,首先应该看到“摩的”背后的市场需求。他分析,“摩的”满足了人们在出行便利性和费用低的需求,同时解决了全市大约8000多人的就业问题。他认为,目前清远禁摩的条件仍不成熟。“柔性方法比‘一刀切’,更适合清远。

那么,在禁摩以前,如何解决“摩的”乱象问题?葛长伟介绍,“健全公交体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强管理,逐步提高司机的素质等,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地解决交通混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