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朋友圈也会泄密,分豆教育到底在隐瞒什么?

19.04.2016  14:04

  俗话说,言多必失。作为上市公司老总,有时候在微博、朋友圈中吐槽的看似不着边际的话语,却极可能泄露公司的大“秘密”。今天要爆料的,是新三板企业分豆教育(831850 )。

  其时,子沐君对分豆教育一直关注有加,其原因就在于,在线教育行业一直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在线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把互联网思维应用于传统的教育行业,其商业模式最终被如何定义,如何实现“羊毛出在狗身上猪买单”呢?

  在上周六(4月16日),分豆教育在北京大学举办的新产品暨战略发布会,发布会上,分豆教育推出了针对培训机构的新产品,同时宣布旗下重要业务之一的SOS(Student Online School)模式全新升级。

  发布会后,网上关于此发布会的消息铺天盖地,但子沐君认为,会议现场有一部分关键性消息却被媒体“选择性遗忘”了,那就是“分豆模式”已经悄然形成。

  为什么称他为“分豆模式”呢?就是以分豆教育主营业务为核心创立出来的新商业模式,行业内一般会以这家公司的名字命名。比如,新浪模式、乐视模式、小米模式等等。

  为什么子沐君会给分豆教育如此高的礼遇呢?这是因为子沐君结合其发布会现场、分豆教育公众号文章、新闻媒体报道、分豆教育董事长于鹏、CEO张金荣朋友圈留言等大量信息及采访内容于一体,综合分析的结果。

  只不过,分豆教育尚未完全实现这一商业模式,此时和盘托出,只是怪其董事长在朋友圈泄密。如果这种“羊毛出在狗身上猪买单”的商业模式被同行抄袭而去,那么显然对分豆教育不利。

  看似废话背后,分豆被隐瞒的秘密

  众所周知,分豆教育共披露了三款新产品,分别是“状元计划”系列、慧学云智能教育平台机构版、慧学云智能教辅系列丛书;SOS模式全新升级,分别为CP(Champion Project,状元计划项目)、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务合作)、TU(Training Union,培训联盟)、ITA(Intelligent Teaching Assistant,慧学云智能教辅)。以上内容不再赘述,感兴趣的看官可以自行搜索。

  但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发布会上,分豆教育CEO张金荣在最开始、观众注意力最高的时候,用了半个多小时来分析行业的困局及破解之道。但这些内容被媒体报道时“选择性遗忘”,甚至在分豆教育的官方通稿中也只字未提。

  显然,分豆教育在有意隐瞒着什么,否则不可能拿出半个多小时时间去扯废话。

  一位了解分豆教育的专业人士向子沐表示,这种“不合常理”背后,其原因就是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说给现场的数百名观众听的,这些观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培训机构负责人。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因此,不是专业从业者听不出其背后的含义。而这些秘而不宣、并未披露的内容,折射出分豆最核心的商业秘密。

  子沐君受该人点化,恍然大悟。下面,简单还原一下,这数十分钟里,张金荣到底说了啥。

   培训行业的“”,分豆教育的“

  上图为分豆教育CEO张金荣在演讲

  首先,张金荣总结到K12培训行业面临的四大困局:

  1、拼招生?张金荣认为,当前培训行业招生的同质化手段已经很严重,到最后大家陷入一个怪圈,营销成本越来越高、效果却越来越差,拼招生显然已经进入死胡同;

  2、拼管理?这似乎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校区越开越多,流水变多了,管理跟不上,反而挣钱更难,这也导致行业内各种骗子会议盛行,校长们参加完管理培训会并无法落地;

  3、拼关系?张金荣同样对此表示否定,他认为凭关系带来的利益很难持久,而且同样难以规模化,他甚至对这种生意加以警示,“因利而聚,必因利而散”;

  4、拼师资?机构好不容易培养出“名师”,“名师”不愿意遭机构盘剥,带学生出走,对于中小型培训机构而言,这是两难选择,既依赖于好老师,又防备被好老师“绑架”;

  如何破解这些困局,张金荣也给出了“十二字经”:找入口、抓高端、重教研、拥科技。

  1、找入口。要解决招生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学生入口问题,很显然最大的入口在公立校,而不再市场、不在百度;

  2、抓高端。市场上20%的客户创造了80%的价值,要筑高壁垒,打造差异化产品,才能在门槛不高的培训行业抓住高端群体;

  3、重教研。纯靠营销很难成为核心竞争力,信息越来越堆成,培训行业的核心一定是教研,大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正是教研水平;

  4、拥科技。科技手段已经席卷而来,它能够完成很多传统手段完成不了的东西,越把它拒之门外,它越成为洪水猛兽。

  分豆所要表达的思路很清晰,你不是在找入口么?分豆PPP有公立学校的资源,可以开放给你;你没有壁垒,分豆可以帮你构筑,去提高你的管理、营运能力;你没有教研能力,分豆可以依托它的名校及状元资源,做“中央厨房”,你去做落地执行;你没能力去拥抱互联网、与科技无缘,但分豆的产品可以帮你测评、诊断、因材施教。

  以上内容完全针对K12培训机构。要知道,K12中的9年义务教育中的义务两个字是指不能向学生收取费用了。义务教育的羊毛,由分豆教育来做,但又找不到猪,这就是目前K12在线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找不到猪,或者说是不知道如何让“”买单。

  而上述张金荣的演讲内容,实际上是告诉大家答案。

  难怪,于鹏会在朋友圈里说,SOS发布的战略,比作“四大云智能核武器”。看来是蓄谋已久。

  校内校外合围,两张牌怎么打?

  写到这儿,本文本可以结束。但如果您认为分豆教育只给那些K12中小培训机构画一张饼,,商业模式还在纸上谈兵,那么,您就被“忽悠”住。未免把那些贼精的校长们看得too young too simple。

  欲揽瓷器活,先有金刚钻。分豆教育的“金刚钻”,正是其校内的PPP业务。与SOS一样,它也是分豆教育目前的重要业务之一。

  这里插叙一下,分豆教育的PPP业务,主要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与各地市教育局合作共建慧学云平台,并在这些教育局下属的公立学校推广使用慧学云产品。目前,已公开的与分豆签约地市级教育局达21个。上述张金荣公开表示,到今年年底将覆盖到60个以上的教育局。

  还有一个细节,让子沐君觉得挺有意思。这次新产品暨战略发布会,分豆教育自称前期筹划一两个月,但从前期宣传造势来看(以分豆官方公众号文章推送为例),与SOS及发布会相关的宣传仅两次,其中一次还是带有娱乐性质的借势营销;相反,其舆论腔调却主要集中在PPP业务,据子沐君不完全统计,仅一个月内,关于PPP业务的宣传推送,便达13次。

  发布会及战略的主题为SOS,鲜见铺垫造势,PPP却多达十余次,这看起来似乎也不合常理。子沐君却认为,这恰是分豆教育的有意为之,分豆其实是有意无意在向外界释放信号:其正在牢牢把控着K12的入口。

  目前,针对K12在线教育的券商报告并不多见,虽然都认为K12的市场规模达数千亿元,但鲜有巨头级的公司。有数据显示,95%的市场份额由不成规模的中小企业占据。

  而从整个大的国家战略来看,公立校、体制内才是最大的战场,相较于国家战略,即使如新东方、好未来这样龙头企业,也只是汪洋中的小木船。

  “2B”,上述张金荣这样总结分豆教育的商业模式。他讲到,分豆教育要联合这些二三四线城市的中小型培训机构,“合纵连横,共赢天下”。这也难怪为什么在会上有100多家K12培训机构与分豆达成战略合作。

  至此,分豆教育整个棋局彻底揭秘了,“校内播种,校外收割”;通过校内(PPP业务)与校外(SOS业务)的打通、合围,最终达到“一统K12教育天下”。

  商业模式逐渐清晰,只差如何落地,将商业设想付诸实施。要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旦商业模式化被拷贝,那么就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了。所以,子沐君也比较关心分豆教育接下来怎么打好这两张牌。

  于鹏在朋友圈中说,要学毛泽东,持久作战,派政委,发武器,地方包围中央。?

   战略家”于鹏的持久战术

  现在分豆教育毫不忌讳喊出“千亿市值”的口号。敢把市场规模与公司市值挂钩,可见于鹏口气不小。

  就在发布之前,子沐君与分豆教育当家人于鹏煮酒论教育,他在将张金荣等一波干将推向台前之后,他则适时退居幕后,做首席规划师,子沐君可能是他退居幕后见的第一位记者。

  不过,在子沐君看来,这种“退居幕后”的行为,同样是“蓄谋已久”。

  纵观2015年,于鹏比较高调,对外宣称最多的,是“求贤令”,是“求贤而大出天下”,这让分豆在2015年招聘了一批人才。很显然,他的偶像是“秦孝公”。

  上图来自于鹏朋友圈的截图

  到了2016年,他的偶像中,多了一个毛泽东。他说,“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论持久战》,建立敌后根据地、夯实群众基础、发展壮大革命队伍,战略方向确立。

  他还说,“求变图存,当学秦孝公,求贤聚财、变法强国;大出天下,当学毛泽东,绝不招安,胜者为王。”退居幕后的于鹏,似乎向外界昭示着,他已经完成了从冲锋陷阵到战略规划的角色转变。

  于鹏还说:如同政委带着武器来到地方武装,“国军”不是不可战胜的。政委,就是他的“云智能教育生态”;枪炮核武器,就是他的云智能教育产品。“坚决走地方包围中央的道理(子沐注:应为‘道路’)。

  这与分豆教育不久前公布的四年规划不谋而合。2015年:“”:人才、产品积蓄;2016年:“”:校内校外取势;2017年:“”:业务线夯实哺待;2018年:“”:大出天下发力。连起来,就是“蓄势待发”。(子沐君认为他太能拽了)

  从毛泽东战略学角度来解读,显然,分豆教育能否实现其“一统K12教育天下”的野心,尚待时间证明,但其“打通校内校外”、“地方包围中央”的步伐已经迈开。新商业模式即将全面落地,"羊毛出在狗身上猪买单"这一互联网思维方式或将又多一个成功案例。(中国基金报旗下三板斧 记者 刘子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