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笼上的老香港

18.06.2014  17:38
摘要:对于粤港两地来说,饮茶是一种特有的地域文化。对于香港人来说,如果饮茶是当地食物文化的精髓所在,那么蒸笼则承载着这百年风风雨雨的变迁,个中滋味非常人所能体会。

        香港西环西边街,德昌森记蒸笼行的店铺里摆满了大小不一的蒸笼。

        德昌森记蒸笼行,一个超小型蒸笼与大型蒸笼对比悬殊。

        对于粤港两地来说,饮茶是一种特有的地域文化。对于香港人来说,如果饮茶是当地食物文化的精髓所在,那么蒸笼则承载着这百年风风雨雨的变迁,个中滋味非常人所能体会。

        早茶里叹世界

        每日上午八九点的茶楼里,一份报纸,一盅茶,两个茶点便是港人最悠闲的生活方式。对于今年83岁的徐婆婆来说,这样的日子已经重复了几十年。众多茶点中,用蒸笼蒸制的包点是徐婆婆的最爱。

        “我们年轻时候茶楼不像如今这样,也不会有人到面前给你下单,就是一路叫卖。”说起茶楼的种种,徐婆婆兴奋不已。对于饮茶,大多数老一辈香港人眼里的茶楼,应该是有人专门叫卖的,他们用皮制的背带背着托盘,托盘上摆放着一叠叠蒸笼。

        有时候还没有看见冒着热气的蒸笼,便传来响亮叫卖声。“热辣辣的虾饺,叉烧包咯,新鲜出炉的点心来咯。”徐婆婆笑着说,看着热腾腾的蒸汽从笼盖上冒出,当下就叫人食指大动,更不要说隔几米远都能闻到食物的香味。

        “那个时候的生活没有现在好,但能够经常去茶楼就已经很满足了,哪里像现在的年轻人,这个不吃那个不吃的。我们的快乐就是很简单的满足,就像蒸笼里的热气一样热辣辣的暖人心。”徐婆婆一阵感慨。

        一笼阅尽百态

        说起蒸笼,这样一个竹编小工具可以说贯穿了八大菜系的各个领域。德昌森记,香港这家老字号蒸笼店铺,起源于广州,清末开市,凝聚了五代人的心血,至今仍是香港饮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传承者。祖传的技巧,扎实的做工,这家店铺如今成了香港为数不多的手工蒸笼作坊。

        德昌森记这家老店坐落在香港西环一条普通街道上,满头银发的老人坐在铺中,偶尔过耳的收音机声,谁也想不到这间店铺见证了香港近百年的历史。店主林应鸿已是手制竹蒸笼第五代传人。

        晚清时期,林氏家族已开始在广州的乡村以竹编手艺谋生,并在上世纪40年代将产业转移至香港。上世纪50年代的中上环热闹非凡,茶楼文化盛行也使得德昌森记成为炙手可热的蒸笼供应商。上世纪70年代,店家为节约成本将厂房搬回内地。目前广州的厂房主要负责制作常规尺寸的蒸笼,若香港有客人订造特别尺寸的蒸笼,仍有老手艺人在西环总部制作蒸笼。

        时代必然选择

        如今,徐婆婆还是喜欢每日上午到茶楼与老友聊聊天。她说,没有早茶的日子不敢想像,这一笼一笼的茶点仿佛就像她的人生一般,历久弥新。

        而在工业技术发达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传统手艺消失在人们视线中。竹编这门传统老手艺在香港已经难觅接班人,老师傅说,如今再没有人愿意花一辈子精力去学习一门古老的手艺,特别是一门不赚大钱的手艺。据悉,目前全港仅存的竹蒸笼作坊已为数不多,港岛区的德昌森记和九龙的沈兴记可谓硕果仅存。

        时至今日,德昌森记的生意还算蓬勃,除了海外市场外,不少大酒楼集团像金龙船、德兴等都是熟客,但当年门庭若市的喧哗已烟消云散。但愿这门老手艺不会消逝在时光的长河中。

        老店探秘

        小手艺大学问

        走进德昌森记的店铺,大大小小的蒸笼映入眼帘,最小的蒸笼仅有月饼那么大,只能放入一个虾饺,而大者则尺寸众多。

        在那机械制作并不发达的年代,制作蒸笼的手艺足以用来养家糊口。林老板表示,以前要成为一名专业蒸笼师傅,必须学足每个步骤,由开竹、拗竹到钻洞,一手包办,而一旦手艺人成为经验丰富的师傅,一小时完成一个蒸笼不在话下。

        当年香港莲香、陆羽、陶园、洞庭、广州这些老牌茶楼名气响亮,人来人往。正是因此,位于多家茶楼中心地带的德昌森记占尽天时地利。据了解,最初德昌森记做的竹蒸笼只有一款,直径为21寸的大包笼,有一个成年人双臂环抱那么大,直至1953年,石塘咀的永春茶楼首先转用较细的蒸笼来装虾饺,于是一场蒸笼革命从此诞生,叉烧包笼、烧卖笼也纷纷出现。由于蒸笼属于易耗损厨具,更新换代的时间较短,也造就了德昌森记蒸蒸日上的好生意。

        传统蒸笼的做法在德昌森记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取一截丹竹,以竹刀破削出长长的竹片,拗围成圆状固定成外框,再在外框内围撑上四条较幼的弹竹,然后置上内框,用小竹条排间成笼底线再以藤线系紧,加一小框固定,就成了蒸笼。最后用竹片和弹竹合成笼盖,再用刨薄的竹皮编织成盖席。不消一小时,整个蒸笼便大功告成。

        传统蒸笼的做法大同小异,但德昌森记的蒸笼却较别人的扎实和美观。店老板解释,蒸笼内框与外框中刻意留有一条坑道,加热时水蒸气便会在这坑道内旋窜,热力得以均匀遍布整个蒸笼,令食物更加干爽。这坑道同时又能保温,即使放一段时间,食物还是温热的,四条弹竹的接口位刚好落在外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这样四股压力,便均衡地把蒸笼撑得更加圆实。德昌的蒸笼还会刻意在第一条弹竹上留下几分空隙,即使冷缩热胀也不变形。

        工具解构

        做蒸笼的工具简单古朴,唯一现代化工具只有电钻。

        木枕:原木制,平面是工作台及压制的地方。

        竹刀:像柴刀,长身锋利,用来破竹开材料。

        竹夹:木制,用来夹实外框及内框,方便制作时定位。

        木柄:把弹竹绕木柄拉扯,就可拉出心目中的弧度。

        铁码:用来垫着竹钉。

        电钻:替蒸笼外围钻孔落竹钉。

        采写:南都记者  陈紫嫣  摄影:南都记者  赵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