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上写下绿色的誓言
中国绿色时报4月18日报道(记者 王胜男 通讯员 史磊) 3月20日,云南昆明。
夜已经很深了,处于繁华闹市的青年路此刻格外宁静。但是,青年路253号——南方航空护林总站仍然灯火通明。值班人员正为火情、热点而紧张忙碌;火场工作组第一梯队随时待命出发;总站领导们的手机不时接收到火情信息,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3月21日凌晨4时,南方航空护林总站接到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通知: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与昆明市阳宗海管委会交界处发生森林火情,火场风大,温度很高,威胁附近民用危险品物资库安全,命令总站调机扑救,并代表国家森防指派出工作组赶赴火场协调指导。
接到命令后,南方航空护林总站党委书记、总站长史永林立即部署:调集保山站、普洱站3架直升机驰援;同时,派出火场工作组立即赶赴火场。
当日9时50分,火场报灭。
火情危急——负重驰援——转危为安,这是一个力挽危局的夜晚,也是每一个航期内南方航空护林人工作的寻常。
五十五年风雨化长虹
每一只翱翔的雄鹰都须经受峭壁的磨砺与风霜的洗礼。
南方航空护林总站(原西南航空护林总站)于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总站机关设在云南昆明。1972年由于历史原因,总站被下放、撤销;1979年得以恢复;直到1985年,机构才收归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直属管理,南方森林航空消防事业自此步入正轨。
24年的蛰伏磨砺了护林雄鹰的意志,积蓄了搏击长空的势能。
恢复建制后,西南航空护林事业迅速发展。至1997年,总站分别建成了思茅(普洱)、保山、丽江、成都、西昌和百色6个直属航空护林站,此外还设立了贵阳、昆明、大理、临沧、道孚、攀枝花、田阳、柳州、梧州等临时森林航空消防基地。1994年、1996年和2000年,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先后在总站设立西南森林防火协调中心、西南卫星林火监测分中心和西南森林防火物资储备中心。
尤其是“十二五”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治国方略,航空护林的作用与意义得到进一步认识与高度重视,森林航空消防事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2012年10月,西南航空护林总站更名为南方航空护林总站,负责对黄河以南18个省(区、市)航空护林工作进行业务管理;11月,国家林业局在南航总站增设南方森林航空消防训练基地。至此,3个中心、1个基地与总站实行“一套人马、五块牌子”,南航总站成为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对我国黄河以南地区森林防火工作实施监督、检查、协调、服务的延伸机构,承担森林航空消防、森林防火协调、卫星林火监测、防火物资储备和森林航空消防培训5项职能。
雄鹰展翅,势贯长虹。
至“十二五”期末,南方护区已有云南、四川、广西、江西、河南、广东、重庆、山东、湖南、湖北和浙江11个省(区、市)开展了航空护林工作,开航省份航护面积约占南方18个省(区、市)国土总面积的56.7%;航空护林站和森林航空消防基地分别由“十一五”末的6个、15个增加至15个、27个;飞行经费大幅增加,租机数量由最初的个位数增长至每年约60架次;航期由原来的春季发展至全年航护,航护方式也从单一巡护发展到机降、索降、滑降灭火,再到核实卫星热点、火场侦察和吊桶洒水、机腹洒水等直接灭火手段,航空护林的效用不断提升。
急重险难尽显尖兵本色
航空护林是目前世界上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最先进和最有效的手段,在我国西南林区和南方林区的森林防火中更加无可替代。
“海拔三四千米的地方,如果没有航空护林,森林火灾只能靠‘自生自灭’。”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林业局局长黑吉木呷对航空护林的作用深有感触,“上世纪80年代初,木里的一场火足足烧了一个月!”
如今,航空护林成为及时发现火情,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有力保障。
4月4日清明节当天,南方航空护林总站丽江站卡-32直升机在巡护途中,发现城市面山文笔峰风景林区内发生火情,一条约300米长的环形火线正向云南松中幼林强势逼近,若扑救不及时,危害巨大。随即,直升机立即返场挂桶开展洒水灭火作业。在地面人员的配合下,仅用时3小时便将火场扑灭。
“有航站在,我们搞防火的心里才有底。”丽江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指挥长余安华说。
南方航护区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其中包括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海拔最低为74米、最高达7556米,山高坡陡、沟深谷险,地形和气候条件极为复杂。这里既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宝库,同时也是世界上开展航空护林难度最大的地区。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
55年来,“雄鹰”护林战功赫赫,特别是近些年来,在扑救危急险难火场的战役中,森林航空消防以其空中优势、机动灵活、快速出击、高效扑救等特点,发挥了火场“鹰眼”及灭火尖兵的关键作用,日益得到各级政府的认识、肯定与依赖,成为地方森林防火体系的重要力量。
江西省是南方首批开航的省份。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老区,江西省对发展森林航空消防不遗余力,尤其在财政上实现“足额保障,应补尽补”,原因何在?江西省森林公安局政委、省防火办专职副主任钟世富说:“是航空护林的‘有为’,赢得了今天的‘有位’。”
开航8年多来,江西省航空护林局圆满完成了8个航期的省内航空护林工作和3个夏季的华东、华中地区森林航空值班任务;率先在全国航空护林系统中开展飞机人工增雨,降低森林火险等级;采取扑火飞机靠前值班驻防的办法,缩短起降机场与重点林区的距离,为火场灭火作业争取更多时间;采用飞机挂吊桶侦察卫星热点的手段,发现、报告森林火情86起;进行吊桶灭火作业98架次,地空配合扑灭了63场森林火灾,为保护江西的青山绿水立下汗马功劳。
广东省在森林航空消防事业发展上也体现了先行者的战略眼光。“严保护与多种树同等重要,发展森林航空消防已经成为广东省实现生态立省、生态强省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广东省森林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总指挥彭尚德介绍说,“到‘十三五’期末,广东将形成1个航站、4个区域性中心基地、10个森林航空消防基地、100个临时起降点的森林航空消防布局,实现对粤东、西、北林区的全覆盖。”
“雄鹰”的队伍不断壮大,它们飞过盆地,越过高山,掠过平原,守护着茫茫林海与美丽中国的未来。
“雄鹰”减负方能飞得更高
“雄鹰”负重而飞。
随着森林航空消防事业的发展,人员、机源、体制等问题正成为“雄鹰”之翼难以承受之重。
“当前,南方航空护林的主要矛盾是:南方省区日益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以及地方对航空护林不断增长的需求与航护能力较弱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史永林说。
最突出的表现是人员编制严重不足。自1961年建站以来,南航总站的业务范围从西南三省扩大到南方18个省(区、市),职能从1项增加至5项,工作量成倍增加,但人员编制始终为129个。直属航站、机场建设及运行需要人,支援省属航站建设需要人,租机数量增加、多个基地移动作业等都需要人。在南航总站机关,有的处室甚至只有一两个人;监测处仅4个人轮值夜班;第一梯队火场工作组常常连续作战。在直属航站,一个人更要当成几个人用,观察员可能也是调度员、司机、财务,甚至炊事员;在观察员少的航站,一个观察员要在一个航期内上机飞行上百个小时……
航护人的工作强度之高、压力之大可以想见,但与之相对的是严重不相匹配的待遇。无论是与同行业相比,还是与地方同类性质单位相比,南方航空护林系统的人员待遇普遍偏低。尤其是飞行观察员,“飞上天后,连命都不是自己的”,却没有相应的政策和专项预算给予保护和补贴。
机源和体制问题同样也是森林航空消防事业“成长的烦恼”。
史永林说,近年来,国家对森林航空消防日益重视,投入逐年增加,尤其是飞行费转列为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款后,开启了森林航空消防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但是,与开航范围和面积相比,飞行费的增幅被摊薄,森林航空消防能力提升的效果不明显。
眼下正是南方高森林火险时段,但为了保证北方重点国有林区的护林需求,4月15日之后,部分消防直升机陆续转场北方,使得整个南方地区能用于直接灭火的大中型直升机不到10架,一旦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只能远距离转场调机,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容易贻误救灾战机。
除了“飞机不够用”之外,“飞行受制约”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由于我国通用航空总体发展水平滞后,通用机场等基础及保障设施欠账严重,南方地区大多数航空护林飞机需依托军用、民用航空保障设施作业。而且,空域管理限制明显,对日常巡护、训练飞行的支持和保障政策还不完善,大大限制了航空护林的机动灵活性,尤其是跨省区或跨空管区域调机十分困难。
现状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但南方航护人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歇,就像风雨无法阻挡雄鹰的翱翔。
史永林说,“十三五”期间,南航总站将继续按照国家森防指、国家林业局的总体部署要求,科学谋划南方航空护林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应急、应变、应战能力,真正将南方森林航空消防队伍建设成一支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胜的森林防火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