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攻坚行动⑲|遏制臭氧和PM2.5,东莞打出“组合拳”

21.10.2020  04:11

10月16日,东莞召开全市蓝天保卫战百日冲刺行动动员会,印发《东莞市2020年蓝天保卫战百日冲刺行动方案》,按照“油、路、车、企、工地”+“污染天气应对”“5+1”工作思路全面启动蓝天保卫战百日冲刺行动,从源头削减污染物,切实改善空气质量。

臭氧成东莞空气达标“拦路虎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臭氧污染防控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大力推动能源、产业、交通结构调整,开展工业、机动车、扬尘、生活源污染专项整治,切实降低污染物排放。其中,6-8月组织开展了臭氧污染防控专项行动,持续强化污染天气削峰减排,取得阶段性工作成效。

全市狠抓源头治理,全力推进涉VOCs重点企业销号治理,实施汽修、餐饮油烟等重点行业专项治理,开展活性炭更换、加油站和储油库油气回收检测,有效促进了企业达标排放。生态环境、公安、交通运输、城管、住建等部门联动,持续推进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泥头车、工地等方面的联合监管与治理,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市生态环境局还邀请专家、学者等组成城市专家组和调研帮扶组,分片包干,下沉驻点,点对点帮扶、面对面指导企业开展污染治理,608家省级、945家市级重点企业完成销号整治工作。

污染物不断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截至9月30日,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01,同比改善2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0.9%,同比提升8.5个百分点。6项主要污染物评价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且同比改善,其中臭氧浓度15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5.8%;PM2.5浓度2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2.2%。

虽然今年空气质量同比改善明显。但是,当前东莞大气污染防治面临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臭氧污染成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拦路虎”,今年截至9月30日,臭氧污染天数占比已达95%。

为打好蓝天保卫战百日攻坚战,9月23日全省召开蓝天保卫战百日冲刺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对蓝天保卫战百日冲刺行动作出部署。东莞也制定《东莞市2020年蓝天保卫战百日冲刺行动方案》,围绕成品油、机动车、工业、扬尘污染管控工作,组织开展5大专项行动,强化污染天气应对,全力发赴开展2020年蓝天保卫战攻坚行动。

五项“组合拳”防控臭氧污染

百日冲刺行动是东莞市2020年蓝天保卫战第二阶段的重点工作,此前夏秋季VOCs百日攻坚作为第一阶段重点已顺利完成。蓝天保卫战百日冲刺行动注重靶向对标,聚焦成品油监管、移动源防控、走私油、工业废气治理、扬尘防控等五个方面开展专项行动,打出“组合拳”防控臭氧污染,坚决遏制臭氧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

开展清洁品油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加大对加油站和企业自备油库排查力度,坚决查处非法调和成品油油库、批发仓储“黑油点”、撬装“黑油点”、自设罐“黑油点”、流动“黑油点”等。加强加油站、储油库进出货票据及销售情况的比对核查,严厉打击成品油行业税收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未完税“黑油”进入零售终端。

开展清洁柴油车(机)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超标排放、使用不合格油品行为。组织开展营运柴油车用车大户入户检查以及开展柴油车排放情况上路执法,严厉查处尾气超标排放、排气污染治理设施闲置行为,对发现的不合格车用尿素、油品线索进行移交相关部门开展溯源追查,严厉查处上游违法经营销售行为。加大非道路移动机械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冒黑烟、超标排放、未编码登记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并对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

开展打击走私油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黑油”进入流通市场。深入推进“海啸2020”行动,严厉打击成品油走私、利用进口免税炼油化工组分调和成品油等违法行为。强化涉渔“三无”船舶清理整治,督促我市在册渔船安装船舶定位识别装置,严防利用渔船走私成品油。

开展工业源废气排放管控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超标排放行为。进一步扩大夜间卸油、错峰加油范围,万江、东城、南城、莞城以及周边的厚街、大岭山、寮步、高埗、石碣、道滘等镇要全面落实夜间卸油、错峰加油。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东莞公司要加快推进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对第一批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及储油库、油罐车、加油站等污染物排放整治工作进行“回头看”,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效。

开展工地和道路扬尘防控专项行动,全力压减扬尘排放影响。住建、交通、城管、水务、城建等部门要对全市各类建设工地全覆盖检查,督促严格落实“六个100%”扬尘管控措施。城管部门会同公安、交通部门持续开展泥头车和道路扬尘专项整治,加快推进泥头车全密闭运输和智能化管理。12月底前,完成市区、松山湖园区新型全密闭泥头车更新换代,实行泥头车智能化规范化管理,从根本上消除泥头车超载、超限、超速、扬撒滴漏等现象。

各镇街(园区)、各部门在收到臭氧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后,要立即组织协调联动,落实应急管控,强化对重点企业、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内河及近岸船舶和露天焚烧等污染排放管控,坚决遏制臭氧及细颗粒物污染的多发势头,推进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力争不再出现污染天气。

全媒体记者 周桂清/文 记者 郑志波/图

全媒体编辑 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