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被曝强迫学生异地就业 满4个月拿毕业证

14.10.2014  21:40

  钱津宁 插画

  时周特约记者 周子崴

  时代周报记者 陈姿羊 发自济南、北京

  身高1.64米的荣兰祥喜欢称自己是“251”,意思是像个“二百五”一样地“不怕死”,再加上一点心眼儿,这或许是对其“教育帝国”崛起秘诀的最佳诠释。

  在经历了30年的发展之后,山东蓝翔高技工学校(下称“蓝翔技校”)俨然成为了中国民办教育的标杆。如今,荣兰祥的蓝翔技校已形成拥有五个校区,超过3万学生的庞大规模。

  每年数以千计,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纷纷涌向这个声称能将所有毕业生送往各地用工单位的传奇学校。其中,80%生源来自农村地区。身为掌舵人的荣兰祥也一直对外标榜,除了必要的学费之外,蓝翔技校几乎对他们不设门槛。

  按照蓝翔技校招生处的说法,蓝翔的学费每年在1万元左右,而多名蓝翔在校学生对时代周报记者坦承,每年学费的平均水平远超于此,达到3万元左右。高额的学费给蓝翔技校带来了稳定而庞大的资金流,这使得蓝翔帝国的触角得以延伸到房地产、金融等多个层面。

  对于荣兰祥本人来说,其身份早已不再是蓝翔校长那么简单,他曾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济南市工商联副主席、天桥区政协副主席。

  随着“跨省斗殴”事件的持续发酵,被评为“中华百佳儒商”的荣兰祥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切的荣誉都开始被画上大大的问号。

  强制就业生意经

  学生的就业也成为蓝翔盈利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蓝翔技校对外宣称毕业生能够“百分之百就业”。但在内部人士看来,这一宣传存在很大水分。“一百人里能出来七八个就不错了。”一位老师对时代周报记者坦承。

  工商资料显示,荣兰祥在2013年注册成立蓝翔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这一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负责给毕业生联系工作。10月13日,据公司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公司做的只是在网上找招聘信息然后帮学生联系工作。

  蓝翔招生处的老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蓝翔有能力把毕业生安排到全国各地单位。而根据多位接近蓝翔的知情人士的说法,异地分配工作实质上是蓝翔拖延学生的一种手段,目的则是向毕业生收费。

  “如果家是青岛的,让你去陕西,你去不去?你要是不去,就得交钱,目的是把你糊弄过去。”上述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

  多名蓝翔毕业生对时代周报记者证实了上述说法。据他们对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毕业生要服从学校就业安排,满四个月后回校领毕业证。

  事实上,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某种派遣协议,有学生指出:“你去了工厂,就要呆四个月,跑了没证,不让学校分配的,交钱走人,四个月后回来拿证。”蓝翔技校将这笔钱称作“就业费”,一般在1000元左右。

  生源也成为蓝翔考核老师业绩的重要指标。

  “试学一月不收任何费用”是蓝翔一直以来的宣传语。负责招生的老师向记者介绍,过来试学只需要带上几百元的生活费,而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试学校区是位于济南市粟山路的“蓝翔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时代周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里同样实行封闭式管理。“蓝翔这边根本不让你出门。就和你说这学校的好处。试学的学生,每天老师轮番做工作。”洪胜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一般进去了,一个老师带着个试学的班,有十个试学的,要是都报上名,那就有提成,要是跑一个,这个老师责任就大了。” 从事过招生的高英直言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