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豪掷百亿 互联网造车怎么玩才不会悲剧?

15.04.2016  10:19

  近日,蔚来汽车首次召开合作伙伴大会,一向神秘的蔚来终于向世人掀开了面纱。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和投资人代表、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共同宣布,蔚来汽车将联合高瓴资本、红杉资本,共同出资100亿人民币设立“蔚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主要关注新能源、新材料、电动力系统、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等相关产业发展投资。此举旨在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升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据李斌介绍,蔚来汽车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汇聚了700多名顶尖人才,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团队保障。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执行副总裁、蔚来驱动科技CEO郑显聪则详细介绍了蔚来汽车在整体研发方面的进展情况。

  如果说这场合作伙伴大会是蔚来汽车的“升学谢师宴”,那么更为重要的“喜结良缘”并没有让大家等太久。

  4月7日晚,江淮汽车发布公告,正式与蔚来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据了解,双方将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合作,预计整体合作规模约100亿元。

  互联网企业要申请到汽车的生产资质难度极大,造电动车符合政策鼓励方向,但仍有一系列门槛限制。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与某个车企“联姻”,这一大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然而咱还是想泼盆凉水,双方的这一次结合怎么越看越像“打脸”。

  去年12月初,当业内盛传“北汽、江淮争当乐视超级汽车代工厂”时,知名汽车媒体人李想(也是蔚来汽车的联合创始人)就十分不屑地表示:“汽车能不能代工生产?可以,但是企业的第一辆车几乎没有可能代工生产(批量)。”

  李想当时在微博上写到:“为什么iPhone能在富士康代工?苹果自建工厂搞生产已经接近40年了,目前全世界最顶级的台式机Mac Pro仍然在苹果自己的工厂生产。富士康本质上是给iPhone提供了厂房和工人,管理和流程还是苹果的。先建个厂,再研究代工吧。”

  即便抛开这一点不谈,蔚来汽车的互联网造车之路也未必就一马平川。

  大约从去年起,关于“互联网造车”的新闻就从未间断过。

  去年9月,潍柴英致汽车推出了“国内首款互联网汽车”——英致737。但十分诡异的是,头顶“国内首款互联网汽车”的光环,按理说应该大放异彩的英致737,却几乎在2015年车坛新闻中消失不见……就连其在央视的广告中,也改口称“7座陆上幸福舱”。

  最近,上汽与阿里巴巴联手打造的荣威RX5横空出世,毫不客气地自称“全球首款量产的互联网汽车”。风头正劲的它被视为今年北京国际车展的一大看点。

  总结起来,好像有这几个特点:

  财大气粗的互联网新军和传统车企要么撕X,要么联姻“度蜜月”;

  一家比一家嗓门大,都说自己正在(即将)颠覆整个行业;

  仔细听,他们喊的差不多都是同一句话:我是开天辟地的头一辆;

  如果你记性不太差的话应该会发现,这样的戏码之前已经在各行各业上演过:保健品、电视机、电脑、手机……

  其实,传统车企也好,互联网新军也罢,谁放出的是名副其实的“终极大招”,谁又是徒有其表的“虚炮”?还得用产品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