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极伦:坚强不屈的“扶贫使者”

29.09.2014  12:44
  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驻村干部中,有一位坚强不屈的“扶贫使者”, 他就是陆丰市环保局派驻南塘镇白山村的扶贫干部蔡极伦。

  蔡极伦本人就是“贫困干部”,自己没有住房,一家长期租居别人的房屋。他的老婆没有工作,仅靠其本人每月2000多元工资维持全家生活。女儿蔡蕙敏,今年15岁,脊柱畸形,全身脊柱呈“S”型侧弯90度,不能直立行走,弯曲的脊柱已压迫到体内二个肾脏移位且呈马蹄型畸形,其他器官也不同程度受损,经常呕吐晕厥甚至休克,随时危及生命。为了给女儿治病,15年来省吃俭用,且家里债台高筑。这一切,他都在默默的努力着、承受着。

  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单位派他驻村,他毫无怨言,他深知帮助摆脱贫困的意义和责任。他所驻的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差,村委办公环境恶劣,村没有龙头产业,经济发展困难重重。怎么办?他没有因困难而退却,而是坚强不屈,勇往直前。一方面坚强地承受着家庭经济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改变贫困村的落后面貌。驻村一年多来,他为不耽误驻村工作,狠狠心,让很少出过门的老婆孤身一人带女儿到从未去过的广州、北京到处寻医问诊,他自己一头扎进村里,做调查、做规划,同时,做好与领导和村干部的沟通协调工作,争取规划落地,开花结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和驻村单位、驻村领导、村委们的共同努力下,短短一年多,他所驻的白山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共争取到帮扶资金566万元(其中到村492万元、到户74万元),完成了文体公园、校园、村委办公楼和养殖场等10多个项目建设。其中,投入180万元修建了高标准农田水利灌溉沟2500多米,解决了农田用水的问题,盘活了2000多亩土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投入80万元建设规模为200多亩的白山村鱼鸭混养基地,基地所得利润30%为村委会集体收入、70%为基地和合作社社员的收益,预计年成鸭出栏量达5万只,鱼产量达2万斤,年创收17万元;投入70万元,打造了集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文体广场5930平方米,广场设有亭台楼阁、自然山石、休闲茶座和文体健身器材,满足各种年龄人群的特点和需要,村民们可以在广场上运动、下棋、看电影等活动;投入46万元,修建了占地690多平方米的村委办公楼,改善了村委办公环境;投入45万元,修建了1.5公里硬底化村道,解决了白山村“行路难”的历史问题;投入5万元建设8个硬底化垃圾堆放点,改变了村原来脏、乱、差现象,提高了村民生活环境质量;投入48万元建设学校四周围墙260米和大门,重整3000多平米硬底化操场和绿化校园,并争取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捐赠电脑53台,为白山小学建立了电脑房,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争取20万扶贫专项资金,投入该村排污系统改造建设,挖沟排管0.96公里,清理巷道杂物1000吨,改变了村以往污水横流的现象;投入72万元改造48户危房户……,白山村帮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成为全市帮扶工作先进点,全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现场会在陆丰召开,参观学习了白山村帮扶工作经验;河源市扶贫系统及驻村干部一行95人到汕尾市参观学习,也参观学习了白山村的帮扶工作经验。

  蔡极伦坚强不屈的精神受到各级党政和社会的关注,在学习推广他对帮扶工作默默奉献的同时,市电视台、汕尾市民网等新闻媒体报道了他的女儿蔡蕙敏在北京大卫医院接受治疗的状况,呼吁社会各届善长仁翁,爱心人士,社团组织伸出援助之手,解决孩子的治疗费用问题。市扶贫办干部职工带头捐资,并向各帮扶单位,各位驻村干部发出《募捐倡议书》,要求大家帮帮这个挺起不屈的脊梁,我们的驻村干部蔡极伦。

  好心有好报,我们相信,有各级党政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蔡极伦的女儿蔡蕙敏一定会得到良好的治疗,蔡极伦的家庭一定会摆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