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向城市标准看齐

04.11.2016  14:36

经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长潭镇白马村变得风景如画。(高讯 摄)

  ●本报记者  范  斌

  特约记者  涂永平  陈晓光

  干净整洁的村道四通八达,清澈见底的溪水汩汩流淌,田地里种满花草和经济作物……在蕉岭县长潭镇白马村,记者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如画的田园风光。造就这田园美景的,是蕉岭向城市标准看齐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昨日在蕉岭举行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粤东粤北)现场会上,与会领导嘉宾对蕉岭县把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作为环境整治突破口,通过完善软硬件设施、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拆废拆旧建绿等措施,改善村容村貌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记者在白马村连片的田地旁边看到,池塘里长满绿色美人蕉。这是该县为处理农村污水而建设的生态浮床,不仅能够净化水质,还被打造成美丽景观。

  “池塘旁边还有一个被花草包围着的污水处理设施,村民的生活污水在这里经过层层处理,流出的水清澈见底,达到了灌溉标准。”长潭镇污染整治办工作人员罗家昌说。根据《蕉岭县整县推进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方案》,长潭镇已建成村级污水处理设施8套、村级生态浮床10套,并动工建设镇级污水处理厂。

  近年来,蕉岭县以长潭镇为试点,在多地铺开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全县已建成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0套,日处理能力达5000吨,有效解决了农村的生活污水问题。

  在三圳镇九岭村,记者在村道上几乎看不见纸屑或塑料袋,只有少许的落叶散落。干净的道路配以路边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九岭村村支书徐文坚告诉记者,村里的卫生之所以这么好,主要是因为从去年8月起实施了上门收运垃圾的措施。

  九岭村约有500户村民,每户每年交50元垃圾处理费。徐文坚说:“垃圾处理以各级财政专项投入为主,向村民收费是象征性的,主要还是引导大家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九岭村种植大户刘益坤高兴地说:“上门收运垃圾措施实施后,村道边臭气熏天的垃圾堆不见了,就和城里一样干净。现在我每天傍晚吃完饭便会在村里四处走走,发现大家都开始自觉维护起身边的卫生了。”

  据统计,目前蕉岭县90%以上农村的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处理,群众的环境意识也有了明显提升,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

  人居环境的改善,带动了该县新农村建设的热潮:福北村的刘氏祖屋正抓紧修缮,九岭村的乡贤回村建设农家乐,芳心村的生态城市家庭农场平整待租,白马村以自然村为单位创新形式组建专营公司发展乡村旅游……至目前,该县已建成人文古村石寨、休闲慢村龙潭、生态寿村石湖、英雄故里尖坑、现代新村东山、水乡画廊白马等18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示范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近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