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基层党建实施“六大工程”

27.11.2015  13:40
采取回归一批、下派一批、遴选一批、退出一批、储备一批的“五个一批”办法,新任命村党组织书记5名、副书记6名,推荐21名48周岁以下的村党组织书记报读学历教育大专班,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提高党组织书记队伍素质。

  本报讯 日前,省委书记胡春华同志到蕉岭调研时,充分肯定了该县基层党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带领村民发展致富等方面所起的战斗堡垒作用。笔者从该县组织部门获悉,基层党组织之所以能起到战斗堡垒作用,缘于今年来该县实施的“六大工程”。

  一是“驻点直联”工程。该县在村(社区)设立公共服务站,为驻点团队“面对面”接访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代办审批等便民服务。今年来,各驻点团队共定点接访群众6849名,分片走访入门慰问群众38637户,入户率为91%,召开座谈会2948场,群众反映问题3431个,解决问题3195个。

  二是“五强书记”工程。采取回归一批、下派一批、遴选一批、退出一批、储备一批的“五个一批”办法,新任命村党组织书记5名、副书记6名,推荐21名48周岁以下的村党组织书记报读学历教育大专班,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提高党组织书记队伍素质。

  三是“村民理事会建设”工程。全县共培育成立521个村民理事会,覆盖1460个村民小组,覆盖率达98%。通过规范村民理事会运作,引导其参与村庄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实现民事民治、民事民办、民事民议。

  四是“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蕉岭县建立起县直单位挂钩各镇、村和奖补推进机制,建设统一标识的县、镇、村三级“一站式”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和平台信息网络。目前,过半的村(社区)完成公共服务站建设任务,其余村(社区)的可在下个月底前全面完成。

  五是“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转化”工程。实行县、镇党政领导和县委委员“双挂钩”制度,县委常委定期到联系点开展整顿转化工作。选派12名机关优秀干部到村(社区)任第一书记,帮助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制订详细的整顿方案并抓好落实。对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通过党群联席会议制度来研究决定。

  六是“党内关爱”工程。该县出台《蕉岭县党员关爱基金实施方案》,通过党费注入、党员捐款、社会募集等方式,不断补充壮大基金规模。今年前三季度共拨付救助资金近10万元,帮扶因病、因灾、有特殊困难的党员40人。(陈晓光  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