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虎城:中国作为贸易大国 频遭贸易摩擦也是新常态

07.03.2015  12:35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3月7日10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就“培育消费新亮点 构建开放新格局”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国际商报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是国际商报记者。我想问高部长的问题是关于贸易摩擦的。我们注意到最近美国政府向世界贸易组织起诉中国政府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给予了包括纺织品、服装、鞋、农产品等在内的八个行业的出口补贴,请问您能不能对此做出一些您的评价?第二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在这种国际形势下,中国必然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请问您作为商务部长,在这个方面有哪些思路和具体的举措?谢谢。

高虎城:我们注意到了,美国通过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对中国提起了关于有关行业补贴的诉讼。我们初步技术评估这一起诉是站不住脚的。中国一贯尊重世贸组织规则,包括补贴规则。对于美方的起诉,我们表示遗憾,但是我们将认真地对待。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和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拥有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通过磋商或通过争端解决机制妥善地处理这一问题。

高虎城:从2013年起,中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在近两年全球经济疲软、复苏乏力的情况下,我们注意到最近各国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地分化,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有抬头的现象。

高虎城:中国作为这样一个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来说,频频遭受贸易摩擦,也可以说是一种新常态。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也要有一颗平常心。如何妥善地化解贸易争端和贸易摩擦,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首先把业界间的对话置于优先地位。我们希望通过业界间的对话,在政府的推动之下,加强业界的合作和谅解,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因为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的上游产业就很可能是另一个国家的下游产业,这也是全球产业链发展的显著特征,也是跨国公司和大企业在全球配置资源的特征。

高虎城:这样的行业和产品,很难用贸易救济的手段达到保护自己产业的目的,所以通过对话和磋商解决贸易纠纷是优先的选择。在这方面,我们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大家可以回忆起2013年和2014年中欧之间妥善地化解了光伏产品高达200亿美元的贸易摩擦,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上游产品就是来自欧洲。

高虎城:就中美关系而言,在光伏产品当中,实际上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美国多次采用重复救济的方式对中国输美的太阳能电池进行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并且征收高额的关税,但与此同时美国也向中国出口大量的多晶硅,所以这也是一个困境。

高虎城:我们始终认为,世贸组织赋予了其成员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的权利,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也是一个平台,我们认为各个成员应当审慎、谨慎地采取有关救济措施,只有对话和业界磋商未果,贸易救济才是最后的选择。谢谢。(根据网络文字直播整理)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