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威远岛将打造7大风貌区 拟建400米高楼

13.06.2014  10:31

  ■虎门威远炮台 本报资料图 程永强 摄

   东莞时间网讯 昨日上午,市控规委员会召开2014年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引人关注的虎门镇威远岛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规划,威远岛将以“生态岛、旅游岛、文化岛”为发展定位,打造成以生态休闲为核心、以时尚创意为龙头的滨海新城。

  威远岛包含4个行政村,总人口30483人,岛上居民平均收入为虎门镇的一半。规划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威远岛不像厦门鼓浪屿、珠海横琴,不能是功能单一完全保护型的岛屿,根据此次规划,将对虎门文化演示中心、黄金海岸大酒店、虎门大剧院、虎门教育城、虎门中医院等项目的意向用地进行落实、整合和调整。

  【整体格局】

   3大发展地段打造7大风貌区

  据介绍,此次规划总用地为1515公顷,其中建设用地为942公顷,独立居住人口规模10万人。规划将保护和塑造威远岛特有的山海城河景观特色,并体现地方的文化特色,以中央山体为界,自然形成三个发展地段:滨河地段、滨海地段和山水绿廊。

  规划分为7个风貌区:大学城主打文化、教育;滨河城市段主要体现活力;公众体育公园主打生态、健康;港澳码头段提供度假、港湾、水景;乐活国际社区以低碳、时尚、创意为主题;炮台保护区承担历史教育功能;文化主题公园区则为休闲体验区。

  【交通规划】

   增3条出岛通道 规划沿海公路

  威远岛目前交通呈现“城际通达便利,镇区联系不足,岛内交通滞后”的特征。威远岛与虎门镇内的联系主要通过桥梁与隧道,规划另增加3条通道与镇区联系:一是在威远岛九门寨预留通道接通新湾片区的金宁路,加强威远岛与虎门镇区南部的联系;二是海底隧道(暂名),规划在南部增加一条海底隧道,与环岛路和内环路相接,加强新湾板块与威远岛板块的联系;三是在威远岛东部增加一条连接沙田南部新区的通道,与内环道路相接。

  在对外交通上,规划沿江高速公路从西北往东南方向穿越威远岛,采取全程高架形式,与广深珠高速公路共用威远出入口。规划沿海公路(威远岛段),与现在的南北大道共线,设计为城市快速线。水运方面,威远岛南面填海区规划港澳客运码头,定位为三港合一(即候机港、邮轮母港、直升飞机母港)。

  威远岛的步行系统由滨水步道、绿地景观步道、商业步行街、居住区步行系统以及城市道路人行道构成。在车行道交通分割步行系统的重要节点,通过规划天桥、地道等步行专用通道,构建完整的步行体系。

  【文物保护】

   严格控制历史遗迹周边建设

  根据规划,林则徐硝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的威远岛炮台群,将严禁保护范围内城市道路拓宽,威远月台段道路未来改为下穿的道路形式,恢复威远岛月台和威远炮台的联系。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不得进行与文物保护和展示无关的建设活动。海战博物馆用地范围内的新建建筑高度控制在4层(12米)以下,历史遗存周边山体、海面等划入建设控制地带的地段为禁建区。

  对于威远岛内工厂保留还是搬迁,虎门镇相关负责人称,威远岛北片区发展定位较高,将根据三旧改造政策,采取多样的方式,区别对待。同时,威远岛是一个很少工业生产的岛屿,有些工业生产环节不在威远岛,因此大部分会通过拆除重建的方式来改造。

   规划看点

  至少建5栋150~400米高楼

  规划区域内有望建设多幢摩天楼,构建威远岛金融商务区,这些高楼主要集中在镇远大桥往南的九门寨区域和南面区域。在九门寨区域临太平水道边,将规划建设一幢高度约为400米的摩天大厦,另建两幢高度约为150米的高楼;而在南面区域,将规划建设一幢高度约为200米和一幢高度约为250米的高楼。400米大厦如果建起,将成为新的“东莞第一高楼”。

   计划引入有轨电车

  规划每一条城市道路均设置自行车道,并结合街头绿地布置若干自行车驿站。公共交通系统,将围绕威远岛交通环布置4处公交首末站,主要为岛内公交线路和虎门镇区公交线路的首末站场。计划引入有轨电车等大容量清洁能源公共交通,打造绿色公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