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港奇迹助推高水平崛起 镇港统筹加速崛起

19.05.2014  11:07

  乔雨/制图

  开 篇 语

  今年第一季度,重压之下的东莞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GDP增长率达7.3%,高于全省水平;外贸进出口总值2080亿元,进出口数据均好于全省全国,有力地回应了外界对于东莞经济发展后劲的质疑。

  但正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所言,转型仍在攻坚,必须坚持不懈。在当前东莞迈入爬坡越坎的关键阶段之际,这座城市更需要向外界传递经济发展的正能量。

  作为东莞唯一的港口,虎门港正是管窥东莞经济肌理的绝佳窗口。在镇港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近年来虎门港各项业务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此,本报特推出“聚焦虎门港,发掘正能量”系列报道,以虎门港为视点和观察样本,为高水平崛起发掘和汇聚正能量。

  在强港环伺的珠江口,一颗令人瞩目的新星正在加速腾空。就在第一季度周边各大港口普遍增长乏力之际,虎门港集团集装箱吞吐量却实现逆势大幅增长,共完成42.4万标箱,同比增长达58.24%,继续领跑广东港口发展速度。

  事实上,虎门港主要业务几年来持续的高速增长,已被业界视为中国港口发展的奇迹。而在2012年底沙田镇、虎门港统筹发展后,在沙田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虎门港党工委书记邓流文描绘的蓝图中,镇港今后将突出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力争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高水平崛起的重要支点。如今虎门港以破竹之势崛起于珠江口港口群,无疑为这一目标的最终实现注入了更为强烈的信心。

   港口新星腾空势如破竹

  没有人能想到,在短短的五年内,一个亿吨大港会在珠江口东岸横空出世。

  2009年3月,经东莞市委市政府批准,虎门港控股有限公司变更为虎门港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我市唯一发展港口业务的大型国资集团——自此,虎门港的发展步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2011年,集团完成集装箱年吞吐量16万标箱,同比增长196%,完成收入3865万元,同比增长784%;2012年顺利完成对一期、二期码头的股权重组,实现国资控股经营,并将原来发展外贸箱模式调整为内外贸箱并重发展模式,当年完成集装箱年吞吐量102万标箱,同比增长537%,仅用三年时间便首破百万标箱,成为国内用时最短突破百万标箱的港口集团。而当年集团收入也正式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448%。

  到今年第一季度,面对持续的市场寒冬,在周边各大港口普遍增长乏力的时候,虎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却实现逆势大幅增长,完成42.4万标箱,同比增长58.24%,继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成为超百万标箱增长速度最快港口之后,今年一季度继续保持国内超百万标箱增长速度最快的港口。

  虎门港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虎门港集团公司总经理郭明海对记者介绍,集团今年将按照镇港“强港口、兴产业、育新城”的思路和部署,力争全年完成集装箱200万标箱,再创造一个2年翻一番的成绩。

  在创下集装箱吞吐量破百万标箱用时纪录并长期领跑增长榜的同时,虎门港保税物流业务量也在呈几何级增长。2010年进出口额为1亿美元,到2011年这一数字就已达到15亿美元,业务总额同比增长达到惊人的1245%;而在随后的2012年,保税物流中心全年货物完成运作7.6万票,进出口业务总额37亿美元,同比增长141%,仍然保持高位。东莞外贸出口300强企业中,已有超过150家企业率先在中心开展业务,其中包括三星、诺基亚、台达电子等世界级制造企业。

  航线方面,虎门港从2009年仅有一条外贸航线,发展到目前已拥有2条台湾航线和20条内贸航线,全面覆盖环渤海、长三角、海西、珠三角、西南等国内沿海城市。据虎门港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虎门港平均每天靠泊班轮达4艘次(其中3万吨级以上班轮达2艘次),驳船50艘次,成为珠三角地区第二大内贸港区。

  各项业务的迅猛发展,更让虎门港集团收获了“广东省500强企业”以及“广东省最具核心竞争力企业”等荣誉。

   镇港统筹加速港口崛起

  2012年底,市委、市政府做出沙田镇与虎门港统筹发展的战略决策。正是这一决策,让虎门港的发展再度提速。

  邓流文对记者表示,在“兴产业、强港口、育新城”的发展思路中,强港口是核心,要形成临港产业与港口互相配套、互相支撑的良好产业生态。而“强港口”的关键,是要进一步抓住码头核心主业,强化规模化增长,以量的激增带动质的飞跃。而新到位的沙田镇委副书记、虎门港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詹志斌也马不停蹄地调研了码头及保税物流中心,并提出要精确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要效益,提出要利用好资本市场,创新投融资模式,实现集团跨越式发展。

  在以上理念的指引下,镇港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虎门港集团的发展。一方面,完善港口基础设施,提升运营效益。镇港统筹后,积极推动西大坦作业区驳船码头和1-4号码头申报建设及9-10号码头、游船码头、新沙南海昌散杂货码头等工程建设,形成集群化发展,强化港口引擎功能。据邓流文介绍,下半年将启动11个3000吨级的驳船泊位和3个工作船泊位建设,用一年半的时间,建成这14个码头,显著提升码头通过能力,产生集聚效益。

  另一方面,为更好地解决虎门港项目用地的问题,镇港鼓励镇港村联合投资开发优质项目,鼓励参股开发虎门港大型优质项目,加快虎门港10%返还地开发建设;并优先解决已签约项目的建设用地指标,推动项目尽早产生效益。而在招商引资方面,镇港依托稀缺的虎门港岸线资源,重点引进与港口码头关联度高、有利于促进港口物流发展特别是能带动吞吐量增长的临港产业项目,旨在为港口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在镇港统筹的强力拉动下,虎门港的发展掀起了新高潮。在镇港统筹发轫的2013年,虎门港集团全年完成151万标箱,同比增长48%,成功跻身中国集装箱港口20强,在全省沿海港口中排名第3位;仅2013年一年就新增内贸航线8条,台湾航线1条;营口、天津重点航线的密度普遍实现翻番,形成了精品航线效应;保税物流中心完成56.93亿美元,同比增长达54%,超额完成了45亿美元的年度目标。而2014年,虎门港集团有望完成200万标箱目标,保税物流中心有望完成75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虎门港集团的收入将有望突破4亿元大关。

  在郭明海看来,镇港统筹为集团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解决项目所需资金方面,镇港将采取现金及土地注入的方式对集团增资,并将把码头后方1000多亩核心物流配套用地注入集团统筹开发及招商;同时,港区与周边区域路网进一步衔接,高效顺畅的疏港交通体系迅速建立。此外还有良好的政策环境等等。“镇港主要领导经过反复研究,指导集团完善制定了贴近市场规律的薪酬方案,这对于吸引人才,打造核心竞争力将起到关键作用。”郭明海表示,2014年是集团的“落实”年,公司将紧紧围绕各项工作大干快上、攻坚克难、狠抓落实,为此,制定了42项重点督办工作,并具体分解,责任到人、监管到位,通过优化流程、简化沟通、量化考核、强化赏罚等措施,推动工作及时保质落到实处。

  新闻观察

   虎门港折射东莞经济向好态势

  港口的繁荣程度是城市经济活力的风向标之一,今年来东莞经济究竟怎么样?从虎门港第一季度的主要数据统计上可窥一二。统计显示,虎门港集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2.4万标箱,同比增长58.24%,继续保持国内超百万标箱增长速度最快的港口。同期,深圳港的这一数字为-1.73%,广州港为10.6%,佛山港为-1.3%。保税物流业务方面同样保持了快速增长,保税物流中心完成进出口总值15.46亿美元,同比增长58.56%。而黄埔海关沙田办事处近年关税数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虎门港的发展。2011年、2012年这一数字分别为43亿元、44亿元,2013年这一数据达到了52.5亿元,同比增长了20%。

  主要业务的高速增长,不仅意味着虎门港为东莞经济的爬坡越坎提供了更强的助力,同时自身也正是当前东莞经济发展良好态势的一个缩影。一季度,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全国大部分城市外贸进出口额都在负增长的情况下,东莞外贸一季度GDP增长率达7.3%,在珠三角六个城市里面,大部分指标排在第二至第四位,经济增长率高于全省水平。

  同时,东莞今年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数据均好于全省全国。黄埔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东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080亿元,占同期全国外贸总值的3.5%。其中,出口1220.3亿元,增长0.4%,同期全国外贸出口下降6.1%,占同期全国出口总值的4.1%;进口859.7亿元,增长0.8%,同期全国外贸进口下降1.2%。

  热词解读

  百万标箱:百万标箱是检验一个港口成为国内主要沿海港口的标准之一,也是一个综合性港口成熟的标志。2012年虎门港集团突破百万标箱,是东莞在集装箱运输方面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重大突破。

  一般来说,从开展第一个集装箱业务开始到突破百万标箱,一个港口要经过几年或者十几二十年的努力,因为该时期港口的物流配套、集疏运建设、腹地经济开发等方面尚不完善,是创业期和培育期。而虎门港突破百万标箱仅用三年时间,创下国内突破百万标箱的用时纪录。数据显示,被誉为创造了“盐田速度”的盐田港用了四年时间,而发展速度让业界赞叹的太仓港也用了四年,近年来风生水起的国内内贸大港营口港则用了16年。

  ——数据来自各港口网站吞吐量统计数据

记者:刘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