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港:整合软硬优势造就港口新星

04.06.2014  10:50

镇港统筹发展之后,土地、设施、信息、产业、人才、行政等各种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整合,更形成了集聚发展的新优势。本报资料图片 郑琳东 摄

东莞时间网讯 珠三角是国内港口布局最为密集、竞争最为激烈的区域之一,盐田港、蛇口港、广州港等大港多年来在华南水运物流体系中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定格局之下,虎门港能够在短短几年内于强港林立的环境中迅速崛起,究竟是凭借何种优势?

事实上,虎门港这颗珠江口港口新星的崛起密码,近年来已开始不断被业界人士谈论和剖析。在虎门港集团相关负责人看来,正是包括区位、设施、货源、政策、信息等在内的各项软硬件环境的不断优化和集聚,造就了虎门港奇迹的诞生。而在镇港统筹发展之后,土地、设施、信息、产业、人才、行政等各种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整合,更形成了集聚发展的新优势。

”优势:

岸线资源得天独厚

港口设施日趋完善

要与开港多年的“老大哥”们竞争,没有足够的“硬实力”显然是空谈。而一个港口的硬件条件,也是决定其能否在当下群港演义的格局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地图上看,虎门港位于珠江出海口东岸和出海航道要冲,处于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城市发展轴带的中间和珠三角经济区中心位置,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优越的经济集聚优势。在岸线资源方面,虎门港拥有珠江口53公里有条件成规模开发的深水岸线,海域面积79平方公里,航道水深-13.5米;后方陆域资源充足,具备发展临港工业、仓储物流的空间资源条件,相比周边成熟港口更具开发潜力。

事实证明,得天独厚的区位和岸线资源,的确成为了虎门港吸引船公司的一大优势。“之所以在虎门港接连投资开辟航线,是因为虎门港在航道、水深等方面更符合公司的发展需求。”中谷海运副总经理兼华南片区总经理李永华对记者说,除此之外,港口前沿的设备、后方的堆场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也是该公司看好虎门港发展前景的原因之一。

正如李永华所言,虎门港在拥有优越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从未放慢完善港口设施的步伐。到目前,虎门港沙田港区共拥有11台岸桥、6台门机、32台场桥等各种港口生产设备,码头作业能力由集团成立初的80万标箱/年提升至现在的200万标箱/年以上,在沿海干线港口中装卸效率处于领先水平。

船公司看重的另一个优势的货源。“东莞是闻名世界的现代制造业名城,全市集装箱生成量约800万标箱,占全省20%,其中90%货物通过水路运输。”虎门港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为虎门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腹地经济支撑。

此外,在交通网络方面,广深高速、沿江高速、常虎高速毗邻港区,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到港区半小时距离;港口大道使虎门港与东莞市区、西部镇街及松山湖、生态园等园区连成一体;港口大道、松山湖大道、东部快速路、西部干线等构成市级快速路网使港口疏运道路四通八达。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