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长安、塘厦将最有可能申请“镇改市”

05.09.2014  10:53

  制图/杨智宏

  “把珠三角地区符合条件的少数‘巨型镇’升格为市,在不调整行政级别下赋予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发文启动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后,日前,省住建厅也公布了《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征求意见稿(下简称《规划》),并明确推出了强镇扩权的方法——“镇改市”。

  据悉,“镇改市”工作将重点选择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建制镇开展试点。分析认为,我市虎门镇、长安镇、塘厦镇最有可能申请“镇改市”。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副所长左晓斯认为,对东莞各镇街而言,全面转型升级或扩容提质才是镇改市的本质内涵。

  少数“巨型镇”升格为市

  在《规划》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改革的行政体制改革措施中,“试点省直管县”和“推行强镇扩权”是两大重点。根据我市市镇两级的行政架构,强镇扩权显然更为适用。

  《规划》对此阐述为:把珠三角地区符合条件的少数“巨型镇”升格为市,在不调整行政级别下赋予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大力推进强镇战略。向中央政府积极争取新型设市模式试点,将符合条件的镇按照城市要求合理配置资源和统筹规划建设,实行城市管理。

  加快培育中心镇

  在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与形态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快培育中心镇。包括积极引导村镇二、三产业向中心镇集聚,形成集约发展优势;集中规划工业区,鼓励和引导中心镇周边的一般建制镇新建工业项目向中心镇工业区集中;引导村镇第三产业向中心镇集中发展。

  为此,《规划》不仅要求对中心镇实行用地倾斜政策,还拓展中心镇建设资金渠道:凡在中心镇范围内收取的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市维护建设税、排污费、水资源费,除按国家规定上缴部分外,其余全部返还用于相关建设。

  打造“深莞惠 汕尾、河源”都市圈

  《规划》指出,广东将要在继续深化与港澳合作,并在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上,促进环珠三角地区外围城市融入珠三角地区,形成“广佛肇清远、云浮”、“珠中江 阳江”、“深莞惠 汕尾、河源”的三大组合型新型大都市圈。

  《规划》要求,增强东莞主城区的中心城市作用和综合服务功能,通过东莞松山湖、生态园等战略节点与区域价值中心的建设,强化各镇的统筹与一体化发展,提升东莞城镇发展质量。

  专家观点

  东莞“镇改市” 扩容提质是关键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副所长左晓斯认为,东莞城镇化的速度和问题同样突出,主要包括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的城镇化,家庭收入的提高快于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产业聚集的进程快于公共服务的供应,城镇人口的增长快于城市容量的扩张等。“由镇到市的转变将是东莞新型城镇化的大方向,也是镇改市对东莞的真正意义所在。

  左晓斯指出,对东莞各镇街而言,全面转型升级或扩容提质才是镇改市的本质内涵。

  扩容是指,通过构建现代政府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扩展政府和社会的能力和容量;通过全新的规划和更大的投入,扩展市政基础设施的规模和覆盖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和服务水平,扩展和提高有效人口与经济承载力和容量。

  提质是指,通过政经分离、经社分离以及经济体制和结构改革,在改善基层社会治理结构、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和质量的同时,实现(村组)集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转型提质;通过新老农业转移人口再市民化和农民工(新莞人)产业工人化,实现社会的再整合、再融合,实现市民素质的大提升,完成社会共同体的构建,推动社会文明和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镇街声音

  可有效解决“小马拉大车”的问题

  时下,我省正在推动新一轮的扩权强镇,在珠三角地区选择符合条件的“巨型镇”升格为市,其中东莞经济“排头兵”虎门镇被普遍认为最有希望成为“镇改市”的其中一个试点。对此,虎门有关部门昨日并未正面回应。

  不过,有长年在虎门生活工作的观察人士指出,以虎门镇的生产总值(近400亿元)、人口总量(约60万人),以及曾获得“全国千强镇之首”的名望来看,虎门入选“镇改市”试点机会很大。

  该观察人士分析说,成为扩权强镇的“试点”,对于虎门今后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必将有利于提升政府行政效率,为办事群众大开方便之门,届时虎门更有活力,中外客商投资虎门的热情也将继续升温。

  有知情者透露,目前虎门公务员与当地人口总量的比例,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2。换言之,虎门服务窗口、办事人员的工作量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虎门升格后,有望增加更多警力、办事人员的编制,此举无疑能营造更高效、稳定的发展环境。

  长安镇有关负责人表示,省委省政府出台新型城镇化规划非常切中实际,也正是时候,是基层政府所期盼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长安的经济社会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遇到一些问题。如人口众多,且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倒挂,人口流动性较大,社会管理任务繁重;资源紧张,制约经济发展;管理权限较小,与庞大的经济实力极不相称,这些都是长安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规划》的出台无疑为基层政府实施新型城镇化改革提供了更多政策支持和方向性指引。

  对于《规划》当中提到的“把珠三角地区符合条件的少数‘巨型镇’升格为市,在不调整行政级别下赋予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大力推进强镇战略”,该负责人表示,这无疑可以有效地解决像长安、虎门这些大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瓶颈和“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如有利于解决外来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社会管理问题;有利于国家进一步完善中小城市的管理体系,更好地激发基层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利于提升城市功能,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