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疼”的问题该摆到桌面上了

15.11.2015  17:20
13岁男孩“蛋疼”多日不敢说,睾丸坏死被切除,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让人痛惜的事。痛惜过后,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我们的一些“禁忌”是否太愚昧了,家长与学校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也该把孩子的“”挂在心上。

  13岁男孩“蛋疼”多日不敢说,睾丸坏死被切除。12日晚上,苏北的赵先生带着13岁的儿子小水(化名)连夜从老家赶到了南京市儿童医院,经过泌尿外科医生诊断,小水患上了“睾丸扭转”。由于耽误了治疗时间,孩子的一侧睾丸丧失了功能,不得不被切除。记者从南京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获悉,从今年5月份到现在,该科室先后接诊了13名睾丸扭转的患儿。(2015年11月14日扬子晚报)

  “蛋疼”问题其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如果真的是头疼,这问题还真的不让人头疼。恰恰是“蛋疼”,才是最让人头疼的。13岁男孩儿小水如果是头疼、眼睛疼或者肚子不舒服,怕是不会被耽搁了。就因为疼在“”上,才会在强忍了两天后才偷偷告诉大人自己“肚子疼”。患者隐瞒了“蛋疼”的事实,医生在肚子上自然发现不了“”的问题,一番检查后,只好让小水回家休息观察。这一耽搁,扭转的睾丸因为失去血供时间太长,只能忍痛切除。

  “睾丸扭转”并非疑难杂症,送医及时的话,扭转的睾丸基本上都能正常复位。但延误了早期治疗,就有可能发生睾丸缺血性坏死而丧失生育能力的悲剧。也许男孩现在还不明白少一个蛋蛋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医学也认为一侧睾丸被切除后未必会对以后的生长及生育功能造成太大的影响,但男孩长大成人后,谁敢说不会在心理上留下阴影?

  生殖器官与人的五官都是人体器官,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论地位,“”是男人之所以为男人的根本,肩负着传宗接代的重任,但人们在夸赞一个人是个人物时,总喜欢用“有头有脸”来形容,只有对那些抱有怨气或成见的人,才会在背地里来上一句“他算个蛋”。可见,“”的地位之卑微。

  其实,不只是小孩子的“”出问题了难以启齿,即使大人的“”出了问题,很多人也会因为羞于看医生而把病情给耽误了。问题出在“”上,责任却在头上。客观地讲,人们谈“”色变的根源在于它的禁忌标签。在中国民间禁忌中,性器官是禁忌裸露的,女孩子长到三四岁,男孩子长到五六岁就不再穿开裆裤了,之后很多年,甚至是一辈子,家长与子女之间都不会谈论性器官的话题。

  因为是禁忌,家长鲜有给孩子讲授有关人体结构和生殖器官知识的。面对幼儿“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年轻妈妈们大多编瞎话来搪塞孩子;有的家长看到电视上有恋人亲热的镜头,立即换台;学生到了青春期,对生理期的卫生知识几乎一无所知,有些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好容易遇到了生理卫生课,老师常常让学生自己看书,让学生在潜意识里不断加深生殖器官“见不得人”的印象。由于与孩子缺少情感上的交流和正确的引导,孩子“禁忌”部位发生疾病后,羞于向家长反映,更有青少年因为对性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认识不足,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开始了早恋,中学生偷尝禁果、同居、堕胎已是见怪不怪。

  近日,荷兰一位名叫德比·希尔肯斯的女生物老师因新颖的教学方法被全球网友称为“最美女教师”。希尔肯斯老师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体,将印有肌肉、内脏、骨骼图样的紧身衣套穿在身上,以自己的身体为模型讲授人体构造等知识,无疑是值得称道与肯定的。但如此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果是换成中国女老师,会不会被认为是教坏了孩子,败坏了校园风气?

  13岁男孩“蛋疼”多日不敢说,睾丸坏死被切除,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让人痛惜的事。痛惜过后,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我们的一些“禁忌”是否太愚昧了,家长与学校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也该把孩子的“”挂在心上。

  (原标题:  “蛋疼”的问题该摆到桌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