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行人闯红灯将被公开曝光1周 被罚市民:太过分了吧

16.12.2015  19:00
一市民闯红灯接受处罚的视频被放上了LED屏幕

  羊城晚报讯  记者郑诚,通讯员海飙、逸捷摄影报道:低着头不顾交通灯指示横穿马路,但过去后一抬头看见对面大楼的户外LED屏滚动播出自己闯红灯被罚的画 面,会是怎样一种心情?12月15日上午,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了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路与建新路交界路口。从15日起,禅城交警开启史上最严“处罚+曝光”模式 治理行人、非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不过,也有市民提出质疑:警方这种做法是否有侵犯个人隐私之嫌?

   只罚款20元触不到痛处

  “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一旦发生交通意外,更容易对身体造成直接伤害甚至死亡。”对于为何要从严治理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禅城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林俊明 这样解释。数据显示,2015年,禅城区一般程序交通事故中,非机动车事故占34%,伤亡的交通事故中,涉及非机动车的死亡事故占35%,受伤事故占 29%。

  然而,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因其处罚结果轻微,无法触及行为人“痛处”,在现实中往往被忽视。“目前,一般程序交通事故 和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中,行人和非机动车违法占比居高不下。”执法交警谭健文告诉记者,在对闯红灯行人开罚单时,多数行为人感觉无关痛痒,直接回应“呵 呵”或称“我赶时间,快点处理”之类。

  “在现场处罚的同时,利用周边的户外广告屏辅以就地曝光,今后会成为治理不文明交通行为的一种新 常态。”禅城公安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现行法律下,20元处罚触不到闯红灯行为人的痛处,但是从15日起,禅城警方首次引入现场“执法+曝光”工作模式,却 令到行人闯红灯违法“成本”骤然飙升。

  相比以往不同的是,交警除对交通违法者依法开出罚单或查扣交通工具外,会把现场执法图片“上墙”,即借助十字路口附近的户外广告LED屏,实时公示执罚过程,然后将这一画面在LED屏上播放一周时间。

   主要针对商圈重点部位

  羊城晚报记者留意到,在建新路至祖庙路路口,不时有性急的人趁机动车“真空”时闯红灯,但也有许多人在准备闯红灯的一刹那,抬头看见对面的巨屏正在滚屏 播放不文明交通行为,都自觉地收住了脚步。匆匆路过的罗小姐说:“20元钱的处罚,本身就让人忽视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就地曝光肯定会增加违法成本,毕竟可 能会被朋友和同事发现自己‘上墙’,而留下不光彩的一幕。”林先生也对此做法表示赞赏,他说,闯红灯罚20元罚款也许无关痛痒,但今后一个星期天天看到自 己被处罚的形象“上墙”,这个成本比20元大太多了。

  记者了解到,15日当天,禅城交警同时在建新路百花广场、人民路岭南新天地、岭南大道印象城等商圈重点部位启动“处罚+曝光”模式。截至当天下午14时,警方共计处罚非机动车闯灯行为65次,上传LED屏曝光执法场景涉及交通违法行为人32名。

  警方透露,目前主要针对禅城区内人流密集的商圈、公交枢纽站等重点部位路口,因为这些路段更易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交通拥堵的情况。

  据交警介绍,除了现场执罚拍摄外,他们同时也欢迎市民进行不文明行为“随手拍”,将相关视频照片提供给警方,警方会制作60秒“抵制不文明交通行为”视 频,以每周一期的频率在各大户外广告屏24小时滚动播放。据介绍,不文明行为“上墙”以就地、就近为原则,即根据图片拍摄的地点,在最靠近的户外广告屏 “上墙”,让曝光信息更贴近违法行为人的生活圈、工作圈,从而起到最直接的曝光作用。

   上墙”侵犯个人隐私吗?

  不过,佛山禅城交警“处罚+曝光”的新举措,也遭遇质疑声音。有被处罚的市民当场提出,将其“不光彩”的形象在户外大屏幕上播放一周,有侵犯隐私之嫌。“我闯红灯确实不对,但你们把我的视频放在户外播一个礼拜,也太过分了吧!”刚刚接受完处罚的陈先生说道。

  针对“上墙”是否侵犯隐私的质疑,禅城警方表示,他们仅曝光在公共场所的违法场景,画面展示的是违法行为或民警执法活动而非展示个人,例如在红灯背景下 正在违反交通信号灯的行为人,民警正在处罚交通违法行为人等。文字方面除违法时间、地点外,不涉及任何个人信息。因此,不涉及侵犯个人隐私。

  “通过LED大屏幕滚动播放闯红灯市民,初衷还是想提醒市民不要效仿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约束一批拒不配合文明交通提升行动的群众,最终目的是压减交通事故,减少人员伤亡。”禅城警方一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