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看点告诉你行政诉讼法做了哪些重要修改

02.11.2014  12:03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对这部和百姓息息相关的“民告官”法做出了重要修改。

  看点一:受案范围扩大

  【修改】将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违法集资、摊派费用的,没有依法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等行政行为纳入了受案范围。

  看点二:行政机关不得干预、阻碍法院立案

  【修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看点三:可口头起诉

  【修改】起诉应当向法院递交起诉状,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

  看点四:应当登记立案

  【修改】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不能当场判定的,应接收起诉状,出具书面凭证,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看点五:起诉期限延长到“六个月”

  【修改】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看点六:行政首长出庭

  【修改】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看点七:可跨区域管辖

  【修改】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看点八:不执行可拘留行政机关直接责任人

  【修改】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增加规定“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

  看点九: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

  【修改】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看点十:明确提出要解决行政争议

  【修改】修改后的法律在立法目的中增加“解决行政争议”的表述。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