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大沙东路上的“活雷锋”

03.11.2016  02:36

陈德爱于2006年1月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区分局大沙派出所二级警长。从一名部队机关团职军官,转变成为一名公安基层派出所的普通社区民警,无论工作环境的变化,还是个人职务的变迁,对于每一个普通人而言都可以说是一次人生轨迹的大转变。面对由零开始的从警之路,陈德爱并没有产生心理落差,而是做一行爱一行,用自己的贴心、细心与真心服务好辖区群众,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心系群众,于细微之处见真情

 

社区的事物繁杂琐碎,精力耗费极大,但自从陈德爱穿上警服的那天起,他十年如一日,走街串巷,深入社区,手足胼胝,为民服务,从不抱怨。无论上班之时,还是休息之余,陈德爱的手机总会不时响起,群众回家没带钥匙,家里的宠物跑丢了,哪怕是为了买一斤菜能便宜几毛钱所引起的消费纠纷……辖区群众都爱找他出面论理。但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司空见惯的琐事,陈德爱却把它当成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不仅毫无怨言,反而干得热火朝天,津津有味。用陈德爱的话来说:“做社区民警,要的就是踏实。踏实,是对这份职业最大的尊重。

每当陈德爱从辖区内走过,总有迎面而来的群众对他投以点头和微笑,一些热心的群众甚至会挥手喊道“老陈,今天你又巡逻啦!”陈德爱听到这样的话,总是热情地迎上前,与群众拉起家常、唠起嗑,心里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欣慰。因为这不仅是辖区群众对他工作的一份肯定,更使他明白,这是他融入群众、鱼水之情的真实写照。

2015年2月的一天,陈德爱如常在大沙东路巡逻,当他走过一栋居民楼下时忽然想起,楼上一户姓林的困难户已经很久没有走访了,以前白天上门对方总是无人应答,不知道他的生活如今是否过得还好?一定要去林家看看,他把走访这件事默默记在心里。当天晚上8点,陈德爱再一次来到这户困难群众家门前。他敲了敲房门后,一位中年妇女打开了房门,立刻一脸惊喜地说道“陈SIR,您怎么来了”,“林嫂,好久没在社区看见您和老林了,所以今天顺路来家里看看你们。” “您太热心了,赶紧进来坐。”这间40平米不到的房子蜗居了一家三口,除了一张木板床、几张椅子,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言谈中陈德爱得知,林先生由于患有疾病,多年前被工厂辞退,一直卧病在家,由于治疗费用昂贵,林嫂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为丈夫治病,并且家中还有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女儿,每年2万多元的高昂学费已将这位年过半百的她压得喘不过气。为了更好地照顾丈夫,林嫂还辞去了原有固定的工作,转而在附近酒店当每月工资2000多元的临时清洁工,日子过得挺不容易。听完林嫂的讲述,陈德爱不由自主地把手伸进裤袋,掏出随身携带的500元钱,径直递给林嫂。“您这是干什么?我怎么能拿您的钱”,“您别误会,更别推辞。我是农民子弟出身,从小经历过苦日子,知道您很不容易。这里钱不多,但希望能给您坚持下去的勇气。当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请记住,很多人会向您伸出援助之手的。”看着陈德爱递过来的500元钱,林嫂顿时流下了感激的泪水,连连鞠躬致谢。

 

步丈辖区,突显十年为民情怀

 

泰景社区辖内的大沙东路是黄埔区著名的商业旺地,每当夜幕降临时,路上人群熙攘,小商贩们瞅准商机纷纷将手推车和地摊摆放到人行道上,本来就狭窄的道路不一会功夫就变得拥挤不堪。商贩占道杂乱摆卖、过往群众拥挤滞留、窃贼趁机混水摸鱼……让这里成为了黄埔区的一个重点治安隐患。

身为社区民警,陈德爱深谙这一点。每当他轮值夜班的时候,他总会选准晚上8点到10点人流最密集的时候,与治安员一道,从丰乐路与大沙东路交界口一直步行巡逻到港湾医院,短短一千多米的距离,陈德爱带着治安员往往一走便是一个多小时。尤其是在天气酷热的季节,一身沉重的“八大件”装备压在他的身上,硬是勒出一条条明显的汗迹,身上其它地方也几乎被汗水浸染湿透。每当看见小贩把汽车开上人行道,他便主动走过去检查对方的驾驶证,同时要求对方把车开走让道;每当看见形迹可疑的人员出没,他便立即走上前要求对方提供身份证现场查验,有效提升路面巡逻震慑力;每当看见身边经过的群众提包没拉好,他总是快步上前,热心提醒对方注意随身财物安全……一轮两个多小时的巡逻下来,当陈德爱回到警车里休息时,年过五旬、身患高血压和痛风的他,一边用报纸扇风解暑,一边不停地大口喘气。社区里的老街坊看见了,心疼地跟他说,巡逻开车就行了,何必走到人群里弄得自己一身臭汗、辛苦劳累。陈德爱听了认真地回答道:“坐在车里我看不见人群里的动态,我只是觉得我应该走到群众里,那样才能更好地做好防范工作。

一天晚上,陈德爱如常带领治安员巡逻在繁华的大沙东路上,巡一圈下来已是晚上9点多了,他的警服也早已被汗水浸透了一大半。正在这时,一位年约三十的女商贩径直走过来,递给他一张纸巾。陈德爱愣了一下,本能地问到“您需要帮助吗?”那名女商贩噗哧一声笑了出来说,“我留意您很久了,每次都是晚上人多的时候出来巡逻,看您走得一身大汗,我拿张纸巾给您擦擦汗。”陈德爱这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地接过纸巾,点点头微笑着表示感谢。一张纸巾虽然极小,但从群众的手中传递过来,则饱含了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充分认可和支持,更是警民鱼水之情的真挚体现。

 

守护安宁,危险面前决不言退

 

2014年6月的一天中午,正在午休的陈德爱被手机急促的铃声叫醒了。“什么?剧毒氰化物?我马上到!”得到出警命令,他二话不说立即赶赴事发现场。事发地位于居民区的一个地下停车场,一名保安称一桶标有氰化物字样的塑料桶已经在此放置了一段时间,始终没人认领,眼下天气酷热,一旦发生泄漏很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陈德爱心里不禁一紧,曾经身为军人的他深知氰化物毒性剧烈,如不妥善处置,后果不堪设想。他第一时间与同事果断将围观群众劝离,随后便仔细打量起眼前的塑料桶。只见蓝色的塑料桶上清晰地印着“氰化物”、“剧毒”等显眼的字样,密封的塑料桶拉环尚未解开,但桶身已经有明显刮蹭磨损的痕迹。经初步摸清现场情况,陈德爱立即向派出所汇报,并主动联系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对剧毒物资进行妥善处置。这时,围观的人群中不时有人开始起哄“找个没人的地方埋了算了,你也能交差了”,也有人说“这事也不是你们基层民警能解决的,别瞎操心了” ……听着耳边的杂音,陈德爱心里很清楚,事关辖区群众安危,作为专职社区民警,怎能让此事草率了结?经过焦急的等待,上级部门答复区内的某玻璃集团可以接收氰化物用作玻璃提纯,但由于从工厂到居民区路程较远,还需继续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到达处理。

为了尽早把危险品搬离社区,保护辖区群众生命安全,陈德爱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请缨自行驾车把这批危险品送到工厂。当他把装有危险品的塑料桶扛上警车时,浑身都冒出了冷汗,在用麻绳小心翼翼地将塑料桶固定好后,便启动车辆匀速平稳地驶向目的地,最终及时将危险品顺利移交给相关单位处理,成功处置这起重大警情。事后,社区的一些居民纷纷对陈德爱的行为给予了赞许,同时也为他的行为感到担心和后怕。陈德爱坚定地说:“你们觉得有风险,我理解。但我是人民警察,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连警察都不主动站出来,那还有谁来保护人民群众?

 

寓画于教,积极开展社区防范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陈德爱将书画这一业余爱好长年坚持下来,并善于把自己的爱好与公安工作有机结合,将日常对警务工作的所思所想变成他创作的灵感源泉。因为在他看来,警营文化不仅能服务公安工作,还可拉近警民距离。作为黄埔区公安分局书画协会会员,每次广州市公安局主办“穗警文化基层行”和分局开展“治安大讲坛”活动,他都必定到场,不仅将自己利用业余时间绘制的作品赠与街坊,还常应群众要求现场挥毫。由于时间关系,不能现场满足群众需求的,他都会主动留下电话,待画好后再寄给他们,被辖区群众誉为用书画传送平安的“警队艺术家”。

他的书画作品大都紧扣公安工作主题,如在防诈骗宣传和“3+2”专项行动中,他专门创作了“纸船火烛照天烧”、“警钟长鸣”、“让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给鬼吃吧”、“蝴蝶与蜘蛛网——打击欺行霸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安宣传作品,教育群众提高警惕、防范诈骗,引导群众积极举报欺行霸市等违法犯罪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德爱的“名气”逐渐大了起来,越来越多的“粉丝”争相向他求画。今年,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职员陈女士在一次“治安大讲坛”中得到他赠送的一幅画,画中是一只媚笑的狐狸,并附题字“骗子要骗你钱财时,总会尽量显得亲切和气,甚至给你好处,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陈女士评价到,这幅画画风生动,寓意深刻,她准备将画挂在办公室,时刻提醒自己和同事防范诈骗。截至目前,陈德爱共参加“治安大讲坛”活动16场,为社区群众送上宣传治安工作的书画作品200余幅,并于2014年在黄埔区专门举办了一场公安宣传书画展,用健康向上的警营文化有效带动辖区的文明平安建设。

 

3000多个日夜,陈德爱就这样每天披挂着近10斤重的警务装备,不停地行走在泰景社区里,穿梭在楼宇街巷中。据统计,近3年来,他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4名,调解群众纠纷165宗,查验人车4300多次,检查出租屋1400多间,收到锦旗6面、感谢信13封,并先后2次被分局作为突出社区民警代表进行推广宣传。时间蹉跎,岁月流逝,也许会消磨一个人的意志,但陈德爱始终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当他穿上军装时为国奉献守卫疆土,当他身着警服时为民服务保辖区平安,他就像“螺丝钉”一样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像“活雷锋”一样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不断用执着和奉献为警徽争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