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习阴影何以笼罩童年?

29.09.2015  11:01
在一些教育官员眼里,手里的名校或者热点学校早已成为王牌。这也是既得利益,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却撬得动一切。——如果说要去除补习阴影,不在这方面彻底革命,请问会有希望吗?

  一名年轻的教育学博士在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完成了一次没有任何预先设计和规划的教育考察,她惊奇地发现,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市、城镇与农村,发达的、落后的,在暑假这一时刻,孩子们不可思议地步调一致,走进各式各样的课堂去补习功课,为各自的未来挥洒汗水。这样的暑假课堂,安放了学子们的童年和少年,更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梦想。然而,它能够安放年轻一代的当下,却承载不起国家的未来。(9月28日《中国青年报》)

  这种补习阴影笼罩下的童年,竟然成了“一次极其生动的国情教育”。她感叹道,这是坐在书斋中无论如何都不可想象的,它正是教育运行的现实逻辑,它是如此的具有生命力,以至于外部的力量几乎不可能去打破。这足以让她这个职业教育研究者无奈,并且时常陷入矛盾。离开老家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她看着一旁熟睡的女儿,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再过一年她就要上小学了,她,又该如何安置她的童年?我们的教育,又该如何安置她们这代人的童年和青春?

  真不愧为教育学博士,在别人眼里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她能够独特察觉出存在的重大问题,告诉我们,举国之下,补习阴影已经笼罩了孩子们的童年和青春,这种笼罩之下的教育阴霾很难培育出合格的人才。补习俨然成为社会大潮,让你我身不由己,适者生存。补习的极致表现,就是在暑假和寒假,家长不惜掷以万金,孩子则被无奈地补这补那,仿佛一补就灵,屡试不爽的样子。

  其实,教育学研究表明,多做一道难题,多学或先学一些知识,除了能够在获取教育资源上更有竞争力外,并没有实质的意义。而且,在急剧变化的时代,在已有确定性的知识体系框架中,无论掌握得多么游刃有余,仍旧难以应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是的,通过补习,一些孩子在择校之际是胜出了,进到了师资雄厚的好学校。但也仅此而已,孩子的教育基因是不可改变的,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兴趣和爱好,也有着各自引以为傲的天赋,也许理科好,也许文科棒,也许动手能力强,只有当这些潜能被发现被利用,才会充分发挥教育的革命作用。

  必须追问,补习阴影何以笼罩孩子们的童年?在笔者看来,始作俑者就是屡禁不止的择校风。择校的根源就是教育资源不均衡,追溯起来,这是有着历史渊源的,说来说去意义不大。当务之急,是从当下做起,想尽一些办法均衡教育资源,让所有的公办教育削峰填谷,用这种釜底抽薪的办法遏制刹不住的择校风。如果不削峰填谷,何年何月才会让那些师资资源薄弱的学校追上名校?何为教育政绩?削峰填谷就是政绩,没有了择校就是政绩。

  因为补习,民众的受教育痛苦指数越来越高。补习其实是一种焦虑,一种无奈,当全民都其被裹挟的时候,我们就该引起警觉了。花了不该花的钱不说,暑假本该让孩子走进大自然愉悦身心体验生命的蓬勃向上之美,可是补习浇灭一切。你见过补习体育的吗?孩子最缺乏的是强健的体魄,这一点难道我们不知道吗?可惜,我们麻木了,熟视无睹了,这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啊。

  最后说句更不中听的话,在一些教育官员眼里,手里的名校或者热点学校早已成为王牌,强劲的、肆无忌惮的择校正中下怀,都来求爷爷告奶奶吧,先不说择校费,我能点头收你的钱,就是给足你面子了,社会各界谁不来烧香磕头呢?这也是既得利益,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却撬得动一切。——如果说要去除补习阴影,不在这方面彻底革命,请问会有希望吗?

  (原标题: 补习阴影何以笼罩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