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补发15亿养老金 有人领过万有人无分文

04.12.2014  12:01

   人社局回应:补发金额绝对没错,下周可查计算明细

  为何存折收到的补发养老金金额比查询金额少?属于补发退休人群却没有收到补发金额?今年11月,广州市人社局下发50号文,解决养老金“倒挂”问 题,并一次性进行养老金补发,调整涉及约24万退休人员,然而此次补发引起疑惑重重。昨日下午,广州市人社局向媒体透露,此次补发养老金约15亿元,已经 一次性发放完毕。

  在通报会上,人社局副局长陈敏表示,“给各退休人员的补发金额没有错,绝对没有错。”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出现诸多令人“费解”之处?

  释疑1

  为何有人补发过万有人分文未得?

  2009年10月是分水岭!

  2011年1月退休的市民王女士,符合此次《关于解决广州市企业部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倒挂问题的通知》(穗人社发〔2014〕50号)中的规 定,50号文中写明该通知适用于“2006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申领基本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据记者了解,王女士已经 缴费30年。不过,50号文实施后的一次性补发养老金,王女士却分文未收。

  对于王女士的疑惑,人社局副局长陈敏解释,早在2009年10月,广州实施了《关于提高我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通知》(穗劳社养〔2009〕8号),“2009年,广州市已经出现养老金倒挂问题,便出台了8号文进行调整”。

  据了解,2009年10月份之后的退休人员,已经属于8号文的调整范围,获得一部分补发金额。但8号文并未真正解决“倒挂”问题,也就是依然存在“迟退休、待遇低;早退休、待遇高”现象。

  陈敏介绍,“8号文是一刀切的,所有退休人员一视同仁,然而2009年之后的调整幅度又与每个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挂钩。就出现8号文也无法实现公平,达到同等缴费水平和同等缴费年限拥有基本一致的养老金待遇,现在是用50号文的办法,来均衡、优化和改良调整机制。

  通过严格的测算方式,用定额、定比和系数三个要素,重新计算补发金额。陈敏介绍,王女士的情况属8号文的补发已经超过了合理的补发金额,“按照公 式,50号文补发金额减去8号文补发金额,她已经拿多了养老金。多拿的部分转为地方津贴,而这也意味着,王女士不会拿到此次的补发款”。

  据了解,50号文调整涉及约24万退休人员,有90%需要进行补发,剩余的10%属于已经由8号文补发完毕,此次不再补充发放。陈敏透露,此次补发总金额为15亿元。按需补发的人员计算,平均每人可获近7000元补发款。

  释疑2

  查询金额为何比实收补发金额少?

  系统显示误导了大家!

  对于此次一次性补发的结果,不少市民反映实收金额少于查询结果,是否存在错发问题?昨日,陈敏郑重声明,“这次调整发放,给各退休人员的金额没有错,绝对没有错,请大家放心。

  之所以会引起误解,问题出在查询数据上。据了解,原本在市人社局门户网站上查询本人调整情况时,由于今年3月份已经有一次普调,普调的数据放置在调 整数据里。而这次的补发调整金额,也被放在调整数据当中。这就意味着,市民查询到的数据为两次调整的合计值,导致此次存折实收数据低于查询值。

  陈敏透露,已经进行了技术调整,“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前几天已经恢复了,分开进行显示,其中有一条调整结果和存折是一致的,前面的显示误导了大家”。

  查询系统除了此次调整外,之后还将细化。据了解,下周一起,退休人员登录查询系统时,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补发金额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未来的查询数据,将包括不同补发时间段的金额以及月数,将每个不同的补发阶段进行小计,最终合计出总数。补发金额的明细,将一目了然。

[1]  [2]   [下一页]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