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符号"笑哭"变年度热词 技术进步or社交倒退?

23.11.2015  03:15
笑哭”被英国《牛津词典》选为2015年年度热词。

  “笑哭”(如图)被英国《牛津词典》选为2015年年度热词。有人认为这个表情符号根本不是一个词。

   新闻背景

  英国《牛津词典》近日公布2015年年度热词,它并不是文字,而是表情符号“笑哭”。没错,今年年度词汇竟是表情——“Face with Tears of Joy”,官方解释为:喜极而泣的脸,即“笑Cry”。《牛津词典》官方认为,这个表情填补传统字母单词的空白,它灵活、直接,使交流方式变得丰富,超越了语言的界限。

   表情帝=社交媒体

  郑佳文:“笑哭”这个Emoji(表情符号)成《牛津词典》年度词汇,我一点都不惊讶。这个符号是我们年轻人群体聊天的必备符号。这个表情的寓意很丰富,比如悲喜交加、喜极而泣、苦中作乐甚至无可奈何……反正用在哪,都很合适!

  李明波:表情符号的流行,其实不新奇。大家可能还都记得那个最早出现的“:)”符号。与其说这是表情符号的胜利,不如说是社交媒体的胜利。当今时代,最具震撼性的事情既不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高铁,也不是超音速飞机,而是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全天候24小时不停歇、且以光速传播的碎片化信息。

  赵海建:语言文字就是一种工具,是为满足人们交流需要而存在的。比如,字母语言当初在地中海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就是因其简单易写,有利于不同国家的商人交易。一个简单的表情符号能迅速表达特定的情绪,正适应了网络快捷交流的需要。有时,它会成为特定群体的一种身份标识。此前,所谓“火星文”就曾在中国年轻人中流行过。

  李明波:表情符号让你在社交媒体上更受欢迎,因为表情符号显得友善又专业。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发现,当我们在网上看到笑脸时,与看到真人笑脸时大脑做出类似反应的部位相同。

  郑佳文:在这个屏幕社交的年代,Emoji确实让表达更高效。特别是在信息量巨大的群聊中,发表情符号不仅可以刷刷存在感,而且可以迅速地表达对某件事的看法。

   超越语言的阻碍

  赵海建:约定俗成的表情符号,某种程度上还突破了不同语言之间的界限,成为一种世界性通用语言。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说怎样的语言,单凭这些简单的符号就能交流。

  事实上,Emoji表情符号已经扩张到1000多种,人们完全可以借此进行复杂的交流活动。某些表情甚至有很丰富的含义。

  郑佳文:有人甚至预言,50年后,Emoji表情将成为世界第七大语言,和汉语、西班牙语、英语等并列。我想起古代“巴别塔”的故事。传说人类联合起来想兴建通往天堂的高塔,而上帝为阻止人类的计划,就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无法沟通,计划因此就失败了。Emoji表情的出现,估计也让上帝大吃一惊吧。

  李明波:表情符号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产业。它给动漫文创产业走向社群化提供了一个入口,这是一个可以极速拓展品牌、深度拓展社群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玩法。

   有时会“混淆视听

  郑佳文:Emoji表情要想成为全球通用语言,也存在一个很大顾虑——文化背景不同,对表情的理解也不同。

  举例来说,“双手合十”表情符号就引来不少争议。在西方国家,人们用它表达“祈祷”、“祝福”的心情;在日本,它表示“拜托”、“谢谢”;而在有些国家,人们觉得它表示“击掌欢呼”!类似理解差异真是数不胜数。

  赵海建:语言的产生是为了表达,但语言本身也限制表达,于是就有所谓的“无以言表”或者“词不达意”,也有了“只能意会”的说法。

  因此,我们需要借助表情符号、语言文字甚至肢体语言等多种方式来全面准确地表达。同时,随着交流范围的扩展以及视频频率的提高,不同人群间约定俗成的东西越来越多,理解差异就会越来越少。

  郑佳文:但用表情符号进行交流,有时确实会“混淆视听”。举例来说,我和朋友通过微信讨论工作,其间他发出一个“握手”表情,我以为他同意我的看法,但后来他澄清说发这个表情只是表示友好。

  李明波:Emoji表情是一种语言吗?有人就很反感《牛津词典》把“笑哭”选为年度词汇,因为它根本不是一个词!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如果表情真是一个词汇,那么它又怎么发音?充其量,这个符号只是一种社交符号。

   人与人之间变疏远

  李明波:我还有一个隐忧:如果我们的社交媒体充斥太多表情符号,会不会成为交流的障碍?

  从人际交往层面看,虚拟空间中的人际关系逐渐烙上消费社会和工具理性的双重印迹,缺乏真实的体温。表情符号的泛滥,会拉大网络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表情符号在社交媒体上的泛滥,当然是技术上的进步,但对人的社会交往而言,会不会是一种灾难?

  赵海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表情符号能促进交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但另一方面,它们也给网络社交带来某种伤害。比如,当你试图与一个朋友热聊时,却收到一个貌似友好的笑脸或者握手表情,此外别无其他语言。这其实是一种敷衍,表明此人无意或者无空与你闲扯下去。结果,你感觉备受冷落。

  李明波:通过简短文字或表情符号,人们在虚拟空间中的自我消费换来了一片嘘寒问暖,这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人际交往的成本,点个赞就完成了一次对朋友的问候!

  这种模式适应且加速了当代社会效率至上、工具理性万岁的趋势,但缺乏温情的问候最终累积为无声的哀悼:每一个用符号来问候的朋友只是符号般的虚幻存在。

  郑佳文:相比语言文字,表情符号肯定是一种肤浅的表达方式,因为你肯定无法用表情符号来写一篇文章。无论未来会如何发展,我始终相信,肤浅在任何时代都没有成为文化表征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