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争取两年内村居社工全覆盖

10.12.2015  21:32

西樵启鸿创益中心举办樵山论坛,探讨社工本土化如何扎根基层惠及社群

■学生摆摊义卖筹善款。

      珠江时报讯(记者/何绮玲通讯员/邓欢洪摄影报道)西樵社会工作现状如何?社工本土化有何特色?未来的发展规划又是怎样?12月5日上午,“樵山论坛——社工本土化扎根基层惠及社群暨西樵启鸿创益中心‘我们都是益家人’活动”在启鸿创益中心举行。南海区民政局副局长丁坚、西樵镇党委委员叶新、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胡小军以及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教授陈永杰等嘉宾,与镇内外社会组织、社工们齐聚一堂,为西樵社会工作发展建言献策。

      自2009年起,南海区社工行业不断壮大,西樵也从2012年开始探索社工本土化的发展之路,相继培育了飞鸿、启沅以及樵讲团共3家本土社工机构,同时积极培育社区互助社作为基层服务载体,在32个村居成立了社区社会组织,推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目前,3家社工机构从业人员超过70人,90%以上都是西樵本地人。

      活动当天,樵山论坛邀请嘉宾、社工和市民群众,从“部门说法”“个案齐齐睇”“我有话说”三个环节,深入探讨如何推进社工本土化,使这种文化更好地扎根基层惠及社群。在“个案齐齐睇”环节,启沅社工中心作为本土成立的社工机构,更是分享了他们如何探索社工本土化之路。

      “我认为本土社工最大的优势就是,对本土文化、风俗、习惯比较熟悉,比较容易融入社区。”启沅社工中心驻西岸社工何新灿结合自身经历说。

      长期研究西樵社工本土化发展的胡小军则表示,西樵社工本土化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使所服务的社区自身有组织力、凝聚力、归属感,从而更好地服务社群。他指出,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在政府大力加强支持的情况下,更好地动员社区本土资源,另一方面是如何在推动这种专业社工服务的同时,更好地推动社工所服务的对象、服务的社区建立一种自我服务机制。

      对此,叶新表示,政府将继续强化“三社联动”效益,即以“外来机构督导本土机构,本土机构引导社区互助社”结对发展模式,在2018年前争取实现驻村(居)社工在全镇32个村(居)全覆盖。另外在2016年,政府将继续通过“至善基金”和政府购买服务两大途径,投放逾400万元资金用于公益慈善服务领域,研发和推动更多优质社会服务落地西樵。

      活动当日,社工还开展了“我们都是益家人”主题活动,近20对亲子家庭开设了形式多样的物物交换和公益体验摊位,以义卖筹款或手工制作的形式为镇内困难人士圆梦,活动吸引了近200多名街坊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