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养生可“恋艾”

12.06.2014  13:08

  在炎热夏季,即使不运动,坐着都会出一身的汗。加上吹空调、吃冷饮,易使体内寒气聚积,引起不适。如何驱寒补阳呢?不妨尝试一下艾灸。

  艾灸,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柱、艾条,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灸疗法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等作用。艾灸操作简便,即便不去医院或养生疗馆,在家自己也能操作。

  艾灸工具按形状可分为两大类,艾灸盒和随身灸。艾灸盒,多为竹制或木制,用艾条或艾柱插在盒子里或者用艾绒放在盒子里,需注意防火。随身灸,不锈钢内胆加塑料外壳,适用短艾柱,可以调节风口大小。如果没准备艾灸盒或随身灸的朋友,也可用悬灸,悬灸是指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用点燃的这一头距离皮肤约3厘米左右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灸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

  专家指出,人体有十个养生要穴:1.明目醒脑穴:风池;2.养胃穴:中脘;3.补肾固元穴:关元;4.养护心脏穴:内关;5.清热止痛穴:合谷;6.解腰背酸痛穴:委中;7.舒筋活络穴:阳陵泉;8.“全能”穴:足三里;9.滋阴养颜穴:三阴交;10.安神健体穴:涌泉。可以通过穴位图对照着给自己施灸,又或者觉得哪里比较不舒服的时候,可以适当对此部位进行艾灸。

  艾灸的时间每个穴位不超过半个小时为宜。如果感觉舒适,可连续艾灸;如果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等症状,可以稍停几天,严重者需就医。需注意的是,艾灸也不是人人适用,艾灸前应请中医师诊断自身体质及症状,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艾灸。(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