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要求“搞完快走” 灭蚊队希望街坊们配合

15.08.2016  22:07
常被要求“搞完快走” 灭蚊队希望街坊们配合 - News.Ycwb.Com
常被要求“搞完快走” 灭蚊队希望街坊们配合 - News.Ycwb.Com
常被要求“搞完快走” 灭蚊队希望街坊们配合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近日,广州市天河区在广州市第四十四中学举行蚊媒控制队伍消杀技术演练考核。

  ▲8月12日,在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道,蚊媒控制队队员进行喷药灭蚊。

   灭蚊时白烟升腾,一些市民对此颇有怨言。

广州多个区成立蚊媒控制队,长年在街道中防蚊灭蚊却鲜为人知

负重数十斤奔波街头 做人肉诱饵“勾引”蚊子 常被要求“搞完快走” 灭蚊队希望街坊们配合

怎么回事?为什么办公室里这么多蚊子?”进入夏季多雨季节,广州不少白领深受蚊虫叮咬之苦,却不知道“灭蚊”一事该向谁反映。其实,在广州多个区的各个街道,都有一群着装统一、装备精良的专业蚊媒控制队,在各公共场所进行灭蚊。如今这支灭蚊“部队”已经成为了广州市控制白纹伊蚊、扑灭登革热媒介的核心主力。市民只要拨打12345反映“蚊媒”出没的情况,蚊媒控制队就会出动灭蚊,同时,有关部门也会协调物管方、管理方进行灭蚊。

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广州各区的蚊媒控制队队员在夏天的高温中,背着几十斤重的器械奔波在羊城街头灭蚊,甚至出动“人肉诱饵”引蚊子出来进行监测,可是,多数街坊不知道身边有这样一支灭蚊队,有时,蚊媒控制队甚至会遭到市民“抵制”,愿意从事这份工作的队员,绝大多数年龄在40岁以上。

■统筹:新快报记者 陈海生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阳麟 罗汉章 李应华 谢源源 朱清海 邓毅富 实习生 冷欢丽

■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李小萌 

接到告警就出动在公共区域灭蚊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推行蚊媒监测信息通报和分级响应机制,每周持续发布蚊媒监测数据,各区疾控中心以及有关部门、单位根据有关信息通报,并针对监测中发现的风险点启动相应响应工作。广州市越秀区、天河区、荔湾区、白云区等辖内的街道,都已经成立了由街道直接管理控制的、装备精良的专业蚊媒控制队。

比如,天河区各街道和天河区农园局、区住建水务局建立了23支蚊媒控制队,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1支蚊媒应急控制专业队伍,共有队员160多名,并配备背负式超低容量喷雾机70台、常量喷雾器93台、烟雾机32台、车载式喷雾机22台。此外,荔湾区共有蚊媒控制人员130人,越秀区有172人。

假如城市的某个角落蚊子肆虐,蚊媒控制队就会大显身手。通常,相关部门在收到市、区一级的告警信息后就会行动,对于各区辖内公共区域,由街道的蚊媒控制队消杀蚊虫;而对于公园或小区,则由街道、居委会负责人协调公园管理方及小区物管方,进行灭蚊。

对于越秀区、天河区、荔湾区等中心城区来说,多数蚊媒控制队每天盯着市、区一级的告警信息。接到告警后就全员出动,由队长根据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安排灭蚊事宜。此外,各个街道的灭蚊队伍也会自己进行检测,比如天河区天园街的蚊媒控制队,就针对不同区域设置厂区数据、小区数据、公园数据、道路数据等数据库,以此评估街道总体的蚊媒情况。

站在灌木丛中卷起裤脚监测蚊媒

在广州,一些街坊喜欢称蚊媒控制队为灭蚊队。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呢?近日,新快报记者采访了一些灭蚊队,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

广州市中山大道与黄埔大道之间棠下涌边环境清幽,树下长满灌木丛。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此处时,看见天河区天园街消毒站的小成卷着裤脚站在灌木丛中。只见他穿着蚊媒控制队工作服,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电蚊拍。

我不是在这里休息,而是检测棠下河涌边的蚊虫状况,其实就是用自己作为诱饵,来检测是否有蚊子,并做好记录。”小成这样解释他为什么要卷起裤脚工作。

过了十几分钟,小成不见蚊子,于是放好裤脚。随后,他来到天河公园附近的某个小区门口附近的绿化带里,继续之前的一幕。“人一流汗,附近的蚊子就能闻到,马上就飞过来了。”小成说,用这种方法检测蚊虫情况,是最原始的办法,也是蚊媒控制队最喜欢、最有效的办法,“比一些检测仪器靠谱得多。如果附近有积水导致蚊虫滋生,它们很快就飞过来了,我们也可以很快找到源头,并进行扑灭”。

当然,从事这样的工作,就不可避免地会被蚊虫叮咬。小成告诉新快报记者,天园街蚊媒控制队的队员,都隔一段时间就要轮流做“人肉诱饵”。

夏天背沉重机器戴防毒面具巡街

广州号称“花城”,城中到处种着观赏植物,居民也喜欢伺弄花草,只有蚊媒控制队的队员是例外。在他们眼中,“鸟语花香”的环境,最容易隐藏各种各样孳生蚊虫的水体。广州市荔湾区就特别多这样美丽的“蚊子窝”。成蚊密度高,灭蚊难度大,是荔湾区灭蚊工作的一大特点。蚊媒控制队的工作也因此变得特别繁重,体力不好,干不了这个活。

一台轻型机器重37斤,重型机器重50斤,夏天背着这样的机器在广州走上一整天,还要戴上防毒面具,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荔湾区一名蚊媒控制队队员告诉新快报记者。他说,队员们的工作不仅让人身体累,心理负担也挺重。“虽然灭蚊液对人体无害,但是长年累月地接触,心理没有阴影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首先得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要多喝蜜糖水,让身体加快排放有毒物质”。

这瓶敌敌畏要加上瓶盖。”近日,新快报记者走访增城区荔城街环翠社区,时近中午,大雨刚停,蚊媒控制队队员赖光耀正和同事们配备灭蚊药水。今年三十出头的赖光耀是增城本地人,在当地一家保洁公司从事灭蚊工作近两年,这家公司承接了周边6个社区的灭蚊工作,赖光耀和同事每天要完成一个社区的灭蚊工作。

新快报记者看到,在配备完药水后,身穿藏蓝色工作服的赖光耀和同事们,分别背起近60斤的低容量喷雾机、手持30多斤的烟雾套机走进社区,开始寻找“蚊子窝”。阴暗潮湿的小巷、下水道、灌木丛等,都是赖光耀等人的目标。

雨后温度降低,烟雾不易挥散,这时候用烟雾套机灭蚊的效果最好。”赖光耀所在保洁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林伟强如是说。

把铁撬拿过来。”在环翠社区,一名蚊媒控制队队员打开沙井盖,另一名队员立即将烟雾套机的喷头对准下水道。伴随着强烈的轰鸣声,机器开始启动,浓浓的白色烟雾瞬间升腾,刺激性气味弥漫整条街道。为了居民的安全,队员们还站在街道两头,提醒过往车辆和街坊。

一边防蚊灭蚊一边说服街坊配合

快点搞完走人,我受不了这气味。”不要以为赖光耀和同事们辛苦工作就能得到居民的赞扬和欢迎,事实上,他们常常听到的是街坊们“抵制”的声音。

家住增城区荔城街环翠社区的何伯告诉新快报记者,灭蚊队每周都会来,刚开始时,他对于灭蚊操作产生的气味和噪音感到受不了,但后来慢慢理解他们,因为毕竟社区里的蚊子少了很多。

你们怎么又来了啊。”此前,一支蚊媒控制队在越秀区东风路某大型楼盘附近检查公共绿化带时发现蚊子不少,于是在近日前来灭蚊,却遭到居民们的质疑。“我老婆怀孕了,请离我家楼下远点。”在广州各个区,类似一幕每天都在上演。

一名蚊媒控制队队员告诉新快报记者,“感觉自己生活在夹缝中,一方面需要想尽办法控制蚊媒增长,另一方面还要耐心说服附近街坊配合工作,非常不容易”,不过好在“很多人了解情况后就慢慢接受和理解了”。

招灭蚊队员比招协管员难得多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广州大部分街道的蚊媒控制队队员人数为8至10人,他们每个月的收入在3000元至3500元之间。由于防蚊灭蚊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因此不是什么“吃香”的工作。广州各区的蚊媒控制队都面临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年轻人不肯参与。

有时招一名蚊媒控制队队员,比招一名协管员难多了。”荔湾区一名相关负责人告诉新快报记者,社会对于蚊媒控制队队员的需求很大,“每条街的范围那么大,而只要有一处地方积水,三四天时间就会滋生很多蚊虫,控制队队员就算每天走上街头灭蚊也不忙不过来”。

需求大,供应却很小。上述负责人告诉新快报记者,荔湾区目前有130名蚊媒控制队队员或消毒员,其中30岁以下的只有1人,30岁至39岁的不足10人,绝大多数年龄为40岁以上,甚至还有“50后”。该区部分街道消毒站由于无法招到消毒员,只好返聘退休人员。

■广州各区灭蚊有一套

●黄埔区 季节一到蚊媒控制机制就启动

目前正是蚊子猖獗的季节,黄埔区卫计局副局长周政平告诉新快报记者:“黄埔区按照季节性来指导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这个时候蚊媒控制机制早就启动了。”他说,黄埔区的专业蚊媒控制队仍在筹建中,“但蚊媒控制工作却没有放松”。

周政平介绍,现在的黄埔区是由原黄埔区和原萝岗区合并组成,在合并前,原黄埔区和原萝岗区都有蚊媒控制机制,原萝岗区采取的是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而原黄埔区不仅成立了正式的队伍分散到各个街道,而且为了防止事情过多,灭蚊队伍应接不暇,还与社会机构签订了合同,由社会机构辅助完成蚊媒控制工作。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黄埔区的蚊媒控制工作主要分为检测和消杀两部分。检测部分由区疾控中心和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完成,消杀工作则由消杀队伍完成。周政平介绍,各街道居民如发现蚊子太多,可以向街道反映情况,反映的对象在各街道都不同,“有的街道是城管科,有的是计生办,有的是与街道合作的社会机构,但只要居民反映,我们都会努力做好工作”。

黄埔区红山街远航钢社区居民刘阿姨告诉新快报记者,每年从3月份开始,社区在每周五定期进行一次灭蚊,在两次灭蚊之间,如果街坊发现蚊子多了,就会向居委会反映。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柏大姐告诉记者,居民的意见会由居委会上报至街道,街道城管科就会派出人员增加灭蚊次数。

●天河区

23支灭蚊队参加消杀演练考核

8月5日上午,天河区举行了“2016年天河区蚊媒控制队伍消杀技术演练考核”,各街道蚊媒控制队和区农园局蚊媒控制队、区住建局蚊媒控制队以及天河区蚊媒应急控制专业队等23支队伍160多名队员参加。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角逐较量,车陂街等6支蚊媒控制队被评为一级队伍,评为二级队伍的有10支,评为三级队伍有6支。

●白云区

3天累计消杀面积达60万平方米

7月底,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连续报告了白云区江高镇两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目前,白云区已划定了疫点的核心区、警戒区,组织区应急消杀队、区疾控中心消杀队、江高镇消杀队,每天出动15台至20台消杀器械全覆盖消杀灭蚊。“我们对医院内外连续进行了消杀灭蚊,防止院内感染。”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说,近3天,累计消杀面积就达60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白云区卫生部门每天派出十多名专业人员驻点指导江高镇何村、江兴社区和郭塘村,开展清理积水、清理蚊虫孳生地的专项行动,对居民开展“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宣传教育,派发登革热防控宣传资料6000多份,清理855宗积水、56个卫生死角。

●越秀区

投入220万元购买安装新防蚊闸

越秀区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对疫情防控的要求很高。和天河区不同,越秀区除了拥有高楼大厦,还有不少古旧建筑,而古旧建筑群的地下排水系统正是蚊虫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越秀区一直坚持灭蚊工作常态化,确保蚊媒密度保持在安全或低风险水平。今年年初开始,各街道、社区做好蚊媒孳生地摸查,掌握居民住户种养水生植物的基本情况,清理卫生死角和积水,防止形成蚊媒孳生地。防蚊闸前期损坏不少,越秀区投入220万元购买安装了15000个新闸,还在重点区域加装了100个户外灭蚊灯箱。

知多D

蚊媒控制队是个什么机构?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多个区的各街道都以合同制来聘请蚊媒控制队。对于公园等大型公共区域,则由园区的灭蚊团队负责。各类学校采用购买的方式,向街道或者社会上的灭蚊机构购买服务。此外,黄埔区则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和社会机构签订社会化合同,由社会机构辅助完成蚊媒控制工作。

蚊媒控制队队员资质如何?

广州一家保洁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林伟强告诉新快报记者,要承接政府的灭蚊工作,必须加入广州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并获得其相关资质证明,而获得该资质证明的前提条件是要有12名持有防四害上岗证的队员。“上岗证是队员在对除四害等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培训后,由广州市爱卫办审核通过并颁发的。”林伟强说,队员经过学习后,除了学会对器材和药剂的调试外,还能掌握如何发现蚊子幼虫繁殖点的技巧。

蚊媒控制队有啥独门装备?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各支蚊媒控制队或各街道相关部门常配备器械和药物,其中器械有烟雾机、超低容量机、常量机、喷粉机4类,药物有灭成蚊药物和灭蚊幼虫药物两类。

有些街道为了减轻蚊媒控制队队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技术革新,自行组装了多台电动三轮车载的机动、多喷头超低容量喷雾机。有些街道消毒站,针对管辖地域大的特点,购置部分电动三轮车用于运载消杀器械,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应怎样向蚊媒控制队求助?

市民如果发现身边蚊虫过多,该如何向蚊媒控制队求助?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民可以拨打12345反映蚊媒出没的情况,或者向所在的街道、居委会反映情况。

提醒

写字楼里更易养蚊子

白领需警惕

对于白纹伊蚊来说,室外温度高于33摄氏度,就会很疲倦不出来咬人。而在天河区,特别是超甲级写字楼以及各类创意园集中的地方,白领们对蚊虫滋生则要保持警惕。

近日,天河区卫计局一名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说,他曾经在一家公司的办公室景观花里发现很多蚊虫幼虫,“很多幼虫一动不动,躲在植物根部,摇一下植物才能发现。很多白领以为空调房里没有蚊子,其实这是错误的,在经常开空调的地方,常年都要准备灭蚊。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天河区在写字楼等许多区域,张贴了大量海报,并且派人派发宣传单张,但因为高端写字楼不允许派传单,所以借这个机会呼吁白领们重视防蚊、灭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