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的解放日”——德国民众纪念纳粹投降70周年

10.05.2015  03:38

  新华网柏林5月8日电(记者郭洋 唐志强)“对我来说,1945年的5月8日是解放日……没有那一天,我今天也不会站在这里。”在柏林卡尔斯霍斯特博物馆的苏军坦克前,20岁的安东尼奥·莱昂哈特讲述对70年前那段历史的看法。

  莱昂哈特生在一个犹太家庭,他的曾曾祖母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死在毒气室,他的曾曾祖父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被射杀,他的曾祖母和祖母因受“雅利安人”曾祖父的保护而幸免于难。在莱昂哈特看来,如果战争没有迅速结束,纳粹的种族暴力会进一步蔓延,他的曾祖母和祖母可能难逃厄运。

  70年前的5月8日,纳粹德军在柏林东郊一座军官学校内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军官学校今天已成为卡尔斯霍斯特博物馆,在70年后以展览、演讲、放电影、献花圈等形式与公众一同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博物馆馆长约尔格·莫尔说,1945年5月8日对德国人来说意味着战争结束,也意味着苏联红军将德国人从纳粹独裁统治中解放出来。正确认识历史对德国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是重获欧洲民众接受的唯一途径。

  当晚,在纳粹德军签署投降书的大厅里,德国联邦政府文化和媒体事务专员莫妮卡·格吕特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驻德国大使以及博物馆观众共同为和平举杯。格吕特斯说,战争刚结束时,很多德国人认为这里是“战败之地”,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将这里视为“解放之地”。

  为感谢苏联红军解放德国,韦尔德夫妇每年都到博物馆的苏军坦克前献花。“我们需要这么做,”现年80岁的韦尔德太太说,“我们经历了战争,是苏军将我们从德国法西斯政权中解放出来。

  韦尔德太太回忆,二战期间,很多本土德国人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后来归国的德国士兵向家人讲述了德军在其他国家的所做所为,人们才意识到战争的残酷。

  在博物馆的苏军坦克和战亡将士纪念碑前,从小在柏林长大的克丽斯塔·埃勒尔停留许久。“我必须感谢这些苏军将士和他们的家人,向他们鞠躬致敬,他们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因为战争失去儿子、父亲,”埃勒尔哽咽说。

  埃勒尔经历过盟军空袭柏林。1945年战争结束时,她刚11岁。“5月8日对我来说意味着很多:战争结束了,不再有枪林弹雨,却仍有饥饿与寒冷。”她说,“为什么要有战争?战争对谁有好处?……每个人都值得拥有和平。

  博物馆的纪念活动吸引不少战争亲历者前来,和平是他们的共同愿望。

  卡尔-海因茨·克林内尔特1936年出生在奥珀伦,那座城市二战后被划归波兰。二战期间,他和家人被迫南迁。“我是战争中的孩子,空袭、战斗都经历过,我的一生都在为和平而努力,希望战争再也不要发生。”他说,博物馆举办纪念活动非常好,可以让人们了解历史,时刻保持警醒。

  现年86岁的柏林人汉斯·温策尔回想起二战,只能用“太可怕了”来形容。他的父母和6个兄妹均在空袭中丧生。被问及他想对现在的孩子们说些什么,他回答很简单:“永远不要发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