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人质“三十六计”

18.05.2014  03:41

1997年4月22日,时任秘鲁总统藤森亲自指挥解救人质。

1997年4月22日,秘鲁特战队突入日本使馆救人质。

1997年4月22日,秘鲁特战队员通过地道进入日本使馆。

1997年4月22日,秘鲁特战队员帮助人质逃离使馆。

  20世纪以来,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幽灵”,恐怖分子以强制手段劫夺人质,并以此为筹码进行要挟。如何成功解救人质成为各国反恐部门的重要议题,在历史上,不乏成功的人质解救行动,如以色列曾经奔袭4000公里解救人质;但也不乏失败的行动,2010年菲律宾警察解救不力令8名香港同胞罹难。成功解救人质行动需要具备哪些要素,与恐怖分子斗智斗勇要使出怎样的“三十六计”?

  第一计 暗度陈仓

  正面迷惑敌人,从侧翼突然袭击 主角:以色列

  佯装谈判 跨国突袭救人质

  1976年,一架从以色列起飞的飞机被劫持,以色列先用谈判稳住恐怖分子,然后派特种兵突袭乌干达恩德培机场,解救人质。

  当劫持人质事件发生时,劫匪通常会提出交换条件。但强敌环伺的以色列认为如果和劫匪谈判,向他们妥协,就会助长恐怖分子的气焰,引发仿效行为,因此,以色列坚决不同绑架者谈判,不向他们妥协,而是采取武装部队快速反应解救人质。1976年的跨国突袭救人质就为人称道。

  1976年6月27日,载有258人(包括4名劫机者和22名机组人员)的A300“空中客车”,从以色列首都起飞后被恐怖分子劫持。恐怖分子将飞机劫持到乌干达,并且得到乌干达的支持。6月29日,劫持分子要求以色列立即释放53名恐怖分子以换取人质。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劫持人质远在异国,以色列鞭长莫及。为了争取时间,以色列一改从不向绑架者妥协的态度,假装谈判,拖延时间,同时也释放若干被囚的恐怖分子,从而使100多名乘客获释。

  以色列没有坐以待毙,在谈判和释放囚徒的同时,以色列特种部队已奔袭到距离以色列4000公里之外的乌干达。7月3日,4架以色列空军运输机以超低空飞行避开乌干达军方雷达。35名以色列突击队员突袭机场,他们行动神速,令劫持者措手不及,之后的行动是——10分钟攻占候机大楼,20分钟解救人质,10分钟检查,12分钟返回飞机。落地不到一个小时后,飞机已经载着人质返程了。

  这次行动,所有劫持者均被击毙,有3名人质在交火中死亡,一名以色列指挥官身亡,其他100多名人质获救。

  这次行动成功虽然与以色列特种部队的神速反应有关,但之前假装谈判争取时间也是功不可没的。

  第二计 关门捉贼

  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主角:秘鲁

  知己知彼 成就“完美营救

  1996年12月,日本驻秘鲁大使馆被恐怖分子劫持。秘鲁政府围住使馆与恐怖分子对峙4个多月,充分了解使馆内情况,挖地道突入使馆,成功救人质。

  解救人质成功的案例很多,但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却很少。1996年秘鲁持续4个多月的人质解救行动,就得到了《纽约时报》“近乎完美,没有缺憾”的评价。

  1996年12月17日晚,日本驻秘鲁大使馆正在举行盛大宴会,一伙武装分子开着一辆救护车进入使馆,炸开使馆围墙,将馆内500多人扣为人质。人质中包括时任秘鲁总统藤森的母亲、秘鲁外交部长、农业部长等秘鲁政要和各国外交使节。

  绑架者要求秘鲁释放当局关押的460名恐怖组织成员,并威胁如不答应要求,就杀害人质。秘鲁政府立刻出动大量军警封锁大使馆,没想到,这一对峙就是4个多月,一直到1997年4月。在这期间,秘鲁政府没向劫匪妥协,而是不断派代表和劫匪谈判,使劫匪释放了大批人质。

  与此同时,武力解救人质的方案也准备就绪。政府不断通过各种途径打探使馆内消息。比如当一个劫匪脚受伤后,警方按要求给他准备了一副拐杖,趁机在里面装了微型窃听器。警方还利用红十字会向使馆内送东西的机会,把多个窃听器带进使馆,使得警方能够掌握使馆内情况。

  警方还按照使馆的模样仿造了三层小楼,在里面进行突袭模拟演练。总统藤森还故意放出消息说,一些国家可以成为劫匪的避难地,对其可以不审判不追究责任,以使劫匪放松警惕。

  同时自1997年3月起,秘鲁特种部队开始秘密挖掘5条通向日本大使馆的地道。4月22日,藤森接到“内线”报告,11名劫匪正在一楼大厅踢球,二楼只有3人看守人质,他立即下达进攻命令。200多名特战队员发起突击,一阵巨响后,他们从被炸开的地道口进入使馆,与劫匪展开枪战,并攻占制高点,救护人质。半小时后战斗结束,被劫持的72名人质中除一人因为心脏病突发死亡外,其他全都获释,14名劫匪被击毙,2名突击队员殉职。

  当时媒体评价称,秘鲁在这场人质危机中运用灵活战术,争取时间;送进窃听装备,知己知彼;做好武力准备,行动果断;使这场解救行动成为人质解救的经典案例。

  第三计 李代桃僵

  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

  主角:德法等国

  永不妥协 绝不支付赎金?

  面对绑匪索要赎金的要求,大多数国家选择不妥协,因为如果轻易支付赎金营救人质,会造成一种负面效应,促使恐怖分子再次实施绑架。

  恐怖分子实施绑架,除开出政治条件,还会开出赎金要求,后者看似简单,只要支付赎金,就可以救出人质,但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反而更加棘手。

  4月19日,4名在叙利亚被绑架的法国记者获释回国。随后,德国Focus杂志披露,这4名记者能获释是因为法国政府支付了赎金。但法国政府断然否认,法国国防部表示报道不实,奥朗德总统也表示,法国在解救人质过程中,没支付赎金!

  2006年,英国《泰晤士报》称他们获得一些文件证实法、意、德政府为营救9名此前在伊拉克遭绑架的人质,共支付4500万美元赎金,但三国政府断然否认。

  虽然法国否认缴纳赎金,但却遭美国官员吐槽。2013年,美国前驻马里大使在电视采访中爆料,2010年时法国为解救在尼日尔被绑架的法国人质,支付1700万美元赎金,尽管法国政府从来没有证实这一点。

  奥朗德上台以来,态度更加明确坚决,即绝不会向劫匪妥协支付赎金。他表示是否支付赎金是人质解救中的原则性问题,一旦支付赎金,劫持者就会试图绑架更多的人来要挟。

  支付赎金营救人质,会造成一种负面示范效应,形成绑架人质、索要赎金、赎金得手、酝酿下一次绑架的恶性循环模式。这也是大多数国家在面对劫匪索要赎金时,坚决不肯妥协的原因。

  (高美 实习生 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