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解读:至少三类群体收入将持续增长

07.03.2016  10:30
全国政协委员王欣表示,劳资多方集体协商机制,利于提高企业员工收入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北师大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表示,草案中“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等举措,需与惩治腐败、加强监管紧密结合,让掌握权力和存在垄断的部门与行业收入更规范、透明。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未来5年,政府将靠哪些措施让收入分配更合理?

  哪些人收入能稳定增长?至少三类群体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未来5年,经济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均要超过6.5%。记者梳理发现,草案将至少保障以下三类群体劳动收入稳步增长:

  企业员工: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全国政协委员王欣表示,劳资多方集体协商机制,利于提高企业员工收入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机关干部: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人社部去年表示,每两年调整一次基本工资标准,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等因素,确定调整幅度。

  农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更多分享增值收益。过去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幅9.6%,增速超过城镇居民近2个百分点。

  如何解决贫富差距大的问题?二次分配

  如何优化收入分配,缩小全社会收入差距?税收是调节二次分配的重要渠道。中山大学教授林江表示,目前我国个税中超60%为工薪阶层缴纳,个税沦为“工资税”的现状急需改变。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的“全面推行非现金结算,建立健全自然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是执行个税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全国人大代表郭乃硕表示,当前社保缴费比率过高,制约调节二次分配作用发挥,这要求草案中适当降低社保缴费比例等举措尽快落实到位。

  “灰色收入”怎么管?收入分配规范化与反腐结合

  当前,一些获取内幕消息投资股票、单位内部福利分房等隐性收入、非法收入乱象,一定程度上严重干扰收入分配。北师大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表示,草案中“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等举措,需与惩治腐败、加强监管紧密结合,让掌握权力和存在垄断的部门与行业收入更规范、透明。新华社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