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鼓励农民进城 配套跟进是关键

15.12.2015  10:50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这意味着1亿多进城农民更有盼头。多位业内专家及地产界人士分析,户籍改革与城市化是大势所趋。

“化解房地产库存压力,是希望后续市场的供求结构更加合理。”易局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说,一些沿海城市高库存压力其实最需要进行释放的,这些城市产业发展基础较好,通过落实较好的落户政策,实际上能鼓励购房者积极到此类城市进行置业。

农业人口市民化的进程,一方面是能够利好新型城镇化节奏的加快,另一方面能够鼓励相应人口加快去库存的效果。在业内看来,堪称是一举两得的政策举措。广州维森置业董事长张维伦认为,开发商受到库存难消化压力,近来对入二三线城市可谓慎之又慎,而户籍制度上的推进,即便不能“立竿见影”,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市场预期,形成良性效应。

值得关注的是,由农民“转身”的新市民进入住房交易市场,需要落户政策、就业政策等积极跟进。易局智库提醒,要防止陷入简单的“拿宅基地换城市住房”的交换模式,因为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被割裂后,系列就业、生活方式调整等内容会出现变化,这需要多方面政策配合。

农民进城,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还需要解决生活、就业等多层面问题。也就是说,农民会否顺利融入城市并产生积极效应,显然还需要各种配套的配合。“农民工进城这么多年一直在持续,也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现在关键是要让农民工留下来,不但要工作的城镇化,也要生活的城镇化,要有相应配套措施,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中国指数研究院广州分院总经理张化学表示,农民工的后代出生和生活在城市,他们不可能再重新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劳动。在他看来,现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就业机会集中在大城市,但生活成本高,中小城市生活成本低,就业机会少。

“要扩大有效需求,一方面稳定市场预期,让消费者对于未来包括购房市场在内的消费市场有充分的信任,另一方面要通过有效的金融投资和其他渠道,鼓励消费者积极从腰包中掏钱,舍得消费和愿意消费。”严跃进提议,市场需求积极释放,是后续投资和供应持续焕发活力的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