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电信诈骗盯上保险客户

02.08.2016  22:38

东莞时间网讯 (全媒体记者 蔡惠君 通讯员 严传彪)有车的市民要提高警惕啦,电信诈骗盯上了 保险 客户。记者今日(8月2日)从东莞市保险行业协会获悉,7月中旬以来,东莞开始有部分产险公司陆续接到客户投诉,调查得知是不法分子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对车险理赔客户实施诈骗。

部分市民已受骗

某保险公司客户骆某某于2016年7月22日下午4时左右,接到一个来自上海的手机电话,显示是保险公司理赔电话,来电人员自称正在为客户办理保险案件,指示客户到 银行 ATM机上进行操作验证。客户对来电深信不疑,随即到银行ATM机上完成操作。下午5时左右,客户致电保险公司理赔人员询问理赔情况,并埋怨需要到柜员机操作,引起客服人员警惕,提醒客户可能受骗。客户立即到银行查询,发现卡内余额1083元已分两次转走,才知道被骗。

骆某某的遭遇并非孤例。近期全国多个地区发生不法分子利用保险理赔进行电信诈骗案件,受骗人数和涉案金额不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广东规模较大的5 家财产保险公司就有2164个客户接到理赔诈骗电话,133人被骗,被骗金额134万多元。

保险公司不会要求客户转账

据受骗保险客户反映,不法分子使用的手机号码所属地大部分是北京和上海的,号段主要集中在131、170、171、182,诈骗手法主要是冒充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或财务人员,以办理保险索赔为由,和客户核对完相关理赔信息后,以支付赔款需要为由,引导客户去银行进行转账操作。

据东莞市保险行业协会调查,此类诈骗行为存在几点共性:一是事主近期恰巧发生车辆交通事故,正处于车险理赔阶段;二是不法分子冒充保险公司理赔部、财务部员工联系客户,能够准确报出事主的姓名、车牌号码、理赔信息等,具有较强的迷惑性;三是利用了广大事主想尽快取得理赔款的 心理 ,冒充理赔款已经到账,要求客户到ATM机操作;四是利用多数市民不懂英语,指引事主选择英文界面操作转账。

“广大保险客户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该协会秘书长卢建强介绍,案情发生后,各保险公司均通过各种客服界面,如承保、查勘、理赔,以各种方式提醒保险客户加以识别和防范。

风险提示

1、要正确了解保险理赔流程。车险理赔一般是客户垫付修理费用后凭发票等资料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直接将赔款划入客户本人的账户,不会要求客户到银行ATM机上操作,或要求客户将钱转入他人账户。

2、要准确掌握所投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各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均为全国统一号码,非手机号码,无任何前后缀。

3、在保险理赔过程中如有疑问,应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进行联系核实,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