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糖尿病致盲“三大杀手”

06.06.2014  16:14

  医学指导/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张良

  今天是第19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张良介绍,在东莞的大范围调查证实,广东居民40岁以上者糖尿病患病率为17.62%,当中两成患者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更严峻的是,因糖尿病而导致失明的人群在临床上正在逐渐增多,专家表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骤盲白内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糖尿病致盲的“三大杀手”,糖友必须每年检查一次眼底,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失明。

   病例:

  忙事业,糖友在退休前失明

  今年57岁的清远人王先生,15年前患上了糖尿病。由于一直忙事业,王先生忽略了医生的叮嘱,从不定时检测自己的血糖,更谈不上定期到医院复诊。15年间,王先生生活没规律,吃饭也不定时定点,遇到酒桌上谈业务高兴了还要豪饮几杯。

  上周,王先生的视力突然严重下降,看东西越来越模糊。起初,他觉得是自己休息不好导致的,没想到情况却越来越严重,仅数天之间,已经发展到看不见东西了,这时王先生才去医院就诊。系列的检查研判后,医生告诉王先生,这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性眼病,用了足足15年,最终导致王先生双目失明。

  中国已成糖尿病第二大国,2010年患者已达4315.7万人,预计到2030年,患者将达6255.3万人。因为常见,反而造成很多患者对治疗尤其是并发症的治疗不以为然,从而导致患上糖尿病性眼病的人越来越多。2012年,广东东莞40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7.6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又占糖尿病人的18.2%。

  也就是说,在广东地区,近两成糖友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类人群,基本上没有对眼睛的保健意识。

   提醒:

  “三大杀手”可致盲

  张良介绍,糖尿病性眼病贯穿于糖尿病的各个不同时期,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骤盲白内障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的最严重并发症,因此被冠名为糖尿病致盲的“三大杀手”。

  杀手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六期,随着糖尿病病程和病情的不断变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逐渐加重,血糖升高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的催化剂。当出现局限性视网膜脱离时,在相应范围内就会产生盲区——视野缺损,而一旦视网膜全脱离将导致全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网膜脱离,需要手术治疗。及早手术是恢复视功能的前提,大范围的视网膜脱离手术预后较差。

  杀手二:

  骤盲白内障

  糖尿病性白内障成为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它的发生,与血糖高、房水渗透压发生改变以及代谢紊乱所产生的毒性产物有关。而高血糖引起的白内障,又称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主要发生在年轻的重症糖尿病患者中,在幼儿中也可发生,而中老年人比较少见。双眼多同时发病,进展速度快,常几天就可以成熟。

  糖尿病性白内障若在发病初期及时地控制血糖,变浑浊的晶状体可以部分恢复透明。晶状体一旦完全浑浊只有依靠手术复明。若治疗不及时,很快即可致盲,因此称为骤盲白内障。此病可预防,只要控制血糖、定期复查、及早处理眼部并发症,即可避免走向“黑暗”。

  杀手三: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糖尿病引起的青光眼多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发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晚期。由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展迅猛,视力急剧下降,可伴有眼痛、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发生眼内大量出血,药物治疗多难以奏效。手术治疗往往因术后新的滤过口再次粘连、闭合而造成手术失败。

   建议:

  确诊糖尿病

  每年查一次眼底

  糖尿病对眼睛的损害,在患病的三、五年内基本没有体现,一般8年、10年,甚至15年后才表现出来。张良直言,正是因为糖尿病眼病“现形”晚、病人无感觉,所以后果才非常严重——一旦致盲,治疗非常困难。

  他建议糖友,只要一确诊糖尿病,马上就要查眼底,看其视网膜上是否出现微血管瘤;其后保证每年一次检查,这是尽早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最好方法。血糖控制不好的病人,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一旦眼前有黑色“漂浮物”、“蝌蚪”、“蜘蛛网”,要马上就诊。

  张良特别提醒,糖友视力好,并不等于没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很多患者因无症状而不自知,却可能已对心、眼、肾、脑、足等已造成伤害。

  眼底血管是全身唯一用肉眼能看到的血管,其病变情况不仅能直接反映视网膜受损情况,还能反映疾病对全身微血管的损害程度,进而间接判断出其他脏器的受损状况。所以,糖尿病患者尽早检查眼底,这对治疗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很重要。

  步骤:

  1.把方格表放在视平线30厘米之距离,光线要清晰及平均

  2.如有老花或近视人士,需佩戴原有眼镜进行测试

  3.用手盖着左眼,右眼凝视方格表中心黑点

  4.重复步骤1至3检测左眼

  当凝视中心点时,发现方格表中心区出现空缺或曲线,就可能是眼底出现毛病的征兆,请尽快找眼科医生做详细检查。(何雪华 张丹娜 靳婷)

   相关链接:

  将黑点看成弯曲线

  警惕老年黄斑变性

  患者可先通过阿姆斯勒表进行快速自查

   记者从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生星火计划光明基金媒体见面会上了解到,中国每年新增盲人大约45万人,低视力135万人,其中80%是可修复性眼病。专家指出,眼底病莫拖延,一些眼底病在急性进展期可在短短2~3个月内就造成失明的严重后果,即便不是急性发作,及时规范的治疗也是挽回视力的唯一有效方法。以湿性老年黄斑变性为例,如果得不到及时规范化的治疗,2年内85.1%的患者视力将降至法定盲。老年人可先通过阿姆斯勒表进行快速自查老年黄斑变性。

   可引起中心视力急剧下降

  根据我国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中国50岁以上人群的老年黄斑变性患病率为15.5%,患者总数超过400万。但目前大众对黄斑变性认识还不多。“许多人都知道白内障,但不知道黄斑变性。很多患者来找大夫,就说‘我得了黄斑’。其实黄斑是我们每个人眼睛里面一个最重要的结构,我们现在的视觉、色觉都靠它。”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副主任陈有信教授介绍,如果黄斑出现疾病,如老年黄斑变性,则会引起患者中心视力急剧下降,影响阅读、驾驶、识别时间及面部特征等,最终导致失明。老年黄斑变性是引起50岁及以上人群重度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全球成年人致盲的首要疾病之一。

  与白内障致盲疾病相比,老年黄斑变性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恢复视力,而老年黄斑变性则会造成不可恢复的视力丧失,因为黄斑区的视网膜细胞一旦被破坏,视力便永久受损。

   老人可先通过阿姆斯勒表快速自查

  大量的研究表明,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生与年龄、遗传、环境因素如长期暴露于紫外线、环境污染、吸烟等因素有关。5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和吸烟史,或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群都是老年黄斑变性的高发人群。此外,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病。

  因此,专家建议,55岁以上人群每年一次的眼底检查必不可少。诊断老年黄斑变性其实很简单,首先,老年朋友可先通过阿姆斯勒表(见左图)进行快速自查,这个表由黑白方格组成,方格中间有个黑点。如果黄斑区出现问题,盯着黑点看,线条可能就弯曲了。如果看到的表格发暗、发黑、直线变曲线了,可能提示黄斑的功能受损,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伍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