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重大打击引发精神障碍

31.07.2014  13:58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某些生活事件的应激,如果应激事件过于强烈,就有可能引起精神障碍。

  某产妇顺产一子,可小孩刚出生即被查出严重心脏病,后不幸夭折。得知噩耗,该产妇情绪极度悲伤,大哭半天,之后突然表情惊恐,说听到已故的爷爷告诉她小孩没有死,还在急诊抢救中,故不顾一切冲出产房,被劝阻后不久却表现呆若木鸡,僵卧于床,不语不动,不吃不喝,后被送到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检查,诊断为急性应激障碍,并于治疗三天后痊愈出院。

  急性应激障碍又称急性应激反应,是由剧烈的、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作用于易患个体,超出其承受能力时引发的精神障碍,精神刺激可以是火灾、地震、交通事故、亲人死亡等。临床表现为在急剧、严重的精神刺激后立刻(1小时之内)发病,表现精神运动性兴奋,如情绪激动、话语激越、躁动不安、冲动毁物等,或者表现精神运动性抑制,如表情呆滞、反应迟钝、不动不语、呆若木鸡等,有些表现以负性情绪为主,如恐惧、沮丧、焦虑、抑郁、绝望甚至自伤自杀,有些可直接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及严重的情感障碍,有些伴有短暂性意识障碍,事后不能全部回忆。

  出现急性应激障碍时,要尽可能离开或调整事发当时的环境,消除创伤性体验,尽快进行心理治疗。如进行解释性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同时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以缓解抑郁、焦虑、恐惧、失眠等症状。该病病程短暂,经治疗后一般数小时至1周内缓解,最多不超过1月,且预后良好。对该病的预防,在于平时健康心理、心理抗压、调节能力的培养锻炼,万一出现重大事件时要发挥自身、亲人朋友或者心理医生的心理调节作用。

  (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陈岳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