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韶关市区暑期培训机构“鱼目混珠”

04.07.2014  12:39
核心摘要: 每到寒暑假期,各类培训机构大行其道,他们抓住不少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开设各种类型的暑期培训班,分享“假期经济”的蛋糕。

学生在参加跆拳道培训。韶关日报记者张伟摄

  每到寒暑假期,各类培训机构大行其道,他们抓住不少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开设各种类型的暑期培训班,分享“假期经济”的蛋糕。虽然其中不乏正规的培训机构,但也出现许多无证经营、虚假宣传、胡乱收费的“李鬼”,令许多家长防不胜防,并开始担心孩子不仅无法在成绩上得到提高,反而影响了对学习的兴趣以及个性的培养。

  连日来,本报记者分头暗访,探究各类培训机构的内部情况以及培训班的授课情形,并与家长、学生深入互动,掌握了大量最新信息。

  现象:暑期兴趣班招生渐热

  记者从市青少年宫了解到,尽管暑期培训要到7月中旬才开始,但目前已有300多名少年儿童提前报名,青少年宫有关人士预计,今年暑假前来培训的人数将达5000人上下。

  青少年宫暑期培训班的培训对象主要是5至14岁的少年儿童,培训内容大致分为书法、舞蹈、器乐、文学、体育、外语、美术、棋类,不少家长给孩子报了两个以上的培训班,少数家长甚至给孩子报了四五个班,费用在2000元左右。相比较而言,学科类的补习班则设置较少,这可能与家长注重孩子兴趣特长的培养有关。但也有知情人士坦言,课程类补习班的生意大多被学校教师或其他培训机构抢走了。

  报了5个班的学员周某的母亲告诉记者,除了书法一项是她替儿子做的选择外,其余4个课程都是孩子自己要求学习的。“作为家长,我们觉得只要孩子喜欢就尽量满足。”周妈妈说道。

  记者在随机采访中了解到,暑假将“”在青少年宫的大多是学员主动选择,个中原因除了自己对相关培训内容感兴趣外,还由于漫长暑假独自在家无聊,参加培训还能促进人际交往,提高情商,一举多得。而家长也担心孩子沉迷于电脑游戏。

  诱因:家长“望子成龙

  虽然目前尚未达到暑期兴趣班的招生高峰期,但分布在市区各个角落的课程培训机构也纷纷乘机推出各类暑期补习班,吸引众多学生家长前去咨询、报名。

  在步行街某课程培训机构,记者见到有不少家长前来咨询,工作人员在忙碌地向家长们介绍各种课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针对暑期不少学生的需求,开设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在内的多门课程,学生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所读的年级、学科成绩、上课时间等条件来进行课程的选择。

  记者连续走访了多间课程培训机构,发现各机构的报名情况“出奇地好”。

  市民李先生为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小孩报读了语文、英语两门课程,他说:“现在孩子的竞争太激烈了,如果不好好利用假期进行补习,很容易就被别人拉开距离。

  一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现在这种培训机构越来越多,几乎都是瞄准了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课程报名率都比较可观。

  问题:培训机构良莠不齐

  记者暗访发现,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大致为每节课30元至70元之间。某培训机构为小学生开设为期10天的数学课程,收费在900元左右。市民林小姐说,这些课程如果真的有效果,交900元还是值得的。而某培训机构的“老师”也说,他们是根据学生的年级、课程的人数、师资、内容等信息,设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大部分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还是相对统一的。

  然而,也有不少家长表示,在孩子培训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近几年都在帮孩子报名参加培训机构课程的市民霍小姐告诉记者,她曾遇到一些机构在开班后以各种理由收取书本费等其他费用,要不就是原本答应的小班上课变成大班上课,再不然就是师资力量薄弱,请一些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帮孩子上课……

  事实上,记者在暗访中发现,多数机构并不会主动告知家长有书本费等其余费用。而聘用尚未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应届毕业大学生上课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机构在课程开班前并不会将这一情况事先告知学生家长。

  提醒:家长需谨慎选择培训机构

  针对以上问题,记者采访了市消费者投诉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他坦诚,目前市面上的这些培训机构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比如教学场地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出现乱收费行为等等。为此,他告诫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需谨慎,最好能实地查看培训机构的教学场地,了解机构的实际情况,不要轻信培训机构工作人员的口头承诺。

  对于培训机构所发的各种宣传单张,他认为家长应该收集并保存好,在报名前也应咨询清楚是否还有其余的收费项目。同时,还要了解相关的退费手续,并索要正式发票,作为未来维权的证据。

  家教与学校老师存联系

  有偿家教难禁止

  不得参与组织有偿家教是我市教育部门给中小学教师划定的一条“红线”。

  然而,在职教师与有偿家教分得开,但课外辅导和老师却很难分割。现实生活中,家教与学校老师更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王老师是某中学数学老师,其本人只想轻轻松松地过个暑假,并不想也不愿搞家教,但因朋友对小孩学习抱有很大的希望,只好勉强答应下来,至于如何收费,王老师没有提,是他朋友参考市场价给的。

  赵老师是市区某小学老师,她的女儿正在上小学。起初她是课后在家辅导女儿功课,后来女儿的几个同学也来了。赵老师觉得女儿有几个伴也好,就让几个学生一起在家做做功课,碰到难题再指点一下。随着辅导次数增多,那几个学生家长过意不去,于是就给了赵老师一些补课费用。

  “其实小学也无所谓补不补课,主要是督促完成作业。我也怕有偿家教违反纪律,但都是熟人,有时很难拒绝的。”赵老师说。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市家教市场基本上由社会人员掌握,在职教师直接参与有偿家教的不多。“我们与培训机构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我们只是站在学生教育的角度,给家长一点建议罢了。”记者认识的一位学校教师这么说。

  □记者手记

  补好假期培训“短板

  假期培训本是不宜提倡之事,但由于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驱动等种种原因,假期培训行为在我市的不少地方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在某些地方还比较突出。有的学校或教师表面上与假期培训无关,实际上却或明或暗地与社会培训机构联系在一起;有的培训机构为了拉生意,夸大宣传,虚假承诺,对培训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收费等等,吹得如何好,实际情况却相差甚远;有的培训班场地简陋,办班条件差,甚至存在消防、管理等安全隐患;有的培训机构乱收费,把培训对象当成摇钱树,谋求利益最大化,可对培训质量和效果却不负责任。如此种种,严重影响了假期培训行为的声誉,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

  应该肯定,我市相关部门一直重视假期培训行为的规范,已作出了不少努力。但由于利益的驱动,一些培训机构“越线行驶”,甚至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牺牲群众利益,能坑则坑,能骗就骗,给正常的培训市场带来不良影响。只有相关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进一步规范假期培训行为,补好假期培训“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