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警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让群众少“跑腿”

18.05.2017  11:33
原标题:互联网+政务服务 让群众少“跑腿

  一切改革,最终落脚点,都是为民惠民。

  广大群众最关心什么?最现实的问题是什么?能直接推动的是什么?广东省公安厅从以上问题入手,认真梳理,推出两批共计133项改革惠民举措,涵盖便民服务、打击防范和警务公开等公安工作各个方面。这份实实在在的“大礼包”带来利好,获得社会各界广泛点赞。

  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过程中,广东公安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人民群众期盼、队伍建设和公安实战需要,紧扣“惠民”“实战”“励警”三个关键词,通过科技引领,不断提升公安队伍专业化水平和创新活力,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提升公安机关服务中心大局的能力和水平,让群众受益,使群众满意。

广东省公安机关先后推出两批共133项改革惠民举措,图为公安民警在介绍出入境便民措施。 南方日报记者 刘力勤 摄

  通过科技引领,公安打击破案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大大增强,图为民警展示打击盗刷银行卡犯罪团伙缴获的作案工具。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龚剑锋 摄

  惠民 砍掉繁琐手续 出台便民利好政策

  如何证明我妈是我妈?类似一些“奇葩证明”一度困扰着不少群众。去年9月,公安部等12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清理需要开具证明的事项,简化优化办理流程,提高出具证明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在广东,为了精简规范办事要求,实现“服务标准化”,2015年以来,各级公安机关就已公布行政权力清单,规范行政审批内容要素,完善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紧扣“惠民”关键词,广东省公安机关先后推出两批共133项“广东公安改革惠民举措”之后,坚决砍掉各类繁琐的证明和手续,最大限度减少群众重复提交申请和到现场办理的次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办事更方便,创业更顺畅。

  以珠海市公安局为例,该局去年在横琴自贸片区实施首次办理商务备案企业不受纳税额限制、缩短备案人员社保缴纳期限、备案人员免交居住证、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按需申办等4项便利措施,并大幅压缩办事时限和申请材料,目前已有24家企业获得商务备案资格,同比增长近4倍。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省公安机关累计精简压缩各类申请材料超过30%,压缩办事审批时限超过25%,超过90%的行政许可和社会服务事项实现了网上办理。

  广东经济外向程度高、毗邻港澳、海外华人众多。为支持广东自贸区建设,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广东出入境出台16项利好政策,外籍人员申请绿卡门槛降低。这些政策改革力度大,针对性、创新性都比较强,重在破除人才认定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完善外国人出入境、停居留和永久居留制度。同时,高层次人才认定方式也更加灵活,如制定了自贸区高层次人才积分评估体系。政策措施出台之后,外国人签证审批流程和手续也将进一步简化,出入境更加便捷。这些利好政策惠及的群体不仅包括外籍高层次人士、投资者,还包括普通就业人员、留学人员、外籍华人、家政人员等多个领域和层面的人员。

  而关系千家万户的户籍制度改革,广东省公安厅推动省政府出台《意见》,同步组织推出小孩入户与计生政策脱钩松绑等一系列突破性惠民措施。

  实战 科技引领 提升打防管控整体能力

  改革与实战的关系,绝不能成为“两张皮”,两者要相互结合,通过公安改革的推进实施,推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广东公安打防管控整体能力。

  “公安改革工作必须主动适应动态化、信息化社会环境下的新形势新特点,要充分结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现代先进技术,推动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公安机关对各类风险的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以及服务群众的水平。”广东省公安厅改革办负责人说。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生活体验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广东公安通过推进“科技护城墙”“智能感知网”建设,建立起强大的社会面前端感知网络,健全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情报信息为支撑的实战指挥平台。

  在“飓风”专项行动中,广东公安大数据平台大显神通。警方针对实施犯罪的嫌疑人在现实空间、互联网空间、监控视频空间等处留下的各种痕迹,利用电脑系统强大的运算能力进行快速搜集、筛选、处理,对嫌疑人相关信息及其轨迹进行精准刻画,以最短时间锁定嫌疑人、确定犯罪链条、摹画团伙框架,快速形成作战指令,指导一线警务实战。

  这种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新型警务模式,让一线民警从过去耗时费力的排查、甄别等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过去可能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实地走访调查,现在只需要简短的时间。2016年8月,东莞厚街一出租屋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警方依托“视频云+”平台,对嫌疑车辆信息进行检索比对,快速锁定了嫌疑人,在案发后仅28个小时,就将嫌疑人抓获。

  大数据平台强大的运算能力,让广东警方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很多犯罪行为还在预谋准备阶段,大数据平台就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蛛丝马迹,并在第一时间向民警发出预测预警信号,避免了重大危害的实际发生。在广东,大数据平台应用已经遍及各个警种,成为无处不在的“天眼”“天网”,成为人们平安生活的“防火墙”。

  据统计,全省刑事立案由2013年最高91万起下降至2016年65万起,连续三年大幅下降,连续三年保持破案20万起以上。尤其是打击电信诈骗,连续多次主动打出国门,开创了跨国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新局面。

  励警 万警创新 “微改革”成果转化成战斗力

  近年来,广东公安坚定不移走创新之路,正在从传统的警务模式走向大数据时代的科技支撑、信息引领的警务模式。广东省公安厅党委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倾力打造“粤警创新大赛”这个品牌,使之成为警队的“鉴宝舞台”、民警的“星光大道”,鼓励基层民警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微改革”“微创新”。

  通过两届“粤警创新大赛”,挖掘了近年来基层涌现的“微改革”“微创新”优秀成果2000多个。去年至今,有众多创新项目在“雷霆扫毒”“飓风”行动等专项打击行动中形成现实战斗力,并在社会维稳、抢险救灾、服务民生等多个领域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比如“自助办证一体机”,使得过去办理出入境证件的时间从7个工作日缩短到3分钟;“交通事故在线理赔”,足不出户轻松办妥理赔手续;“一门式一网式”等服务的不断完善,使群众轻触屏幕就可完成贴心的网上服务;“证明云”,20多个政府部门之间的证明数据“云共享”,使群众再也不用到处跑腿办理各种“奇葩证明”。

  “粤警创新大赛”得到公安部充分肯定,已成为“广东样板”。去年,公安部组织开展了首届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广东取得了入围决赛项目数全国第一、获得奖牌数全国第一、获得金牌数全国第一、项目累计总成绩全国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在省公安厅党委的高度重视和示范带动下,教育训练、功模休养、心理服务、医疗救助等传统工作进一步得到增强;“大轮训、大练兵、大比武”“团圆计划”、“鞭策庸懒散、提升执行力”等一批新举措陆续推出,有效凝聚了警心、激发了警力。

  与此同时,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完成全省执法办案场所全面升级改造,加强执法监督,全面落实刑事案件讯问全程录音录像制度,依托信息化深化警务公开,主动推送案件办理等群众关注信息,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

  ■对话

  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改革办主任江理达:

  要敢于“啃硬骨头” 又要善于“钉钉子

  南方日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如何创新改革路径、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呢?

  江理达:我们要突出抓好“两条主线”,高规格统筹谋划。厅党委明确指出,改革的一条主线,是要强化“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厅党委把公安改革工作列入近三年全省公安机关年度工作要点,组织召开了11次厅深改领导小组会议。另一条主线,是要强化“自下而上万警创新”。省厅党委组织有关部门警种系统地挖掘了近年来基层涌现的“微改革”“微创新”优秀成果2000多个,组织开展了两届粤警创新大赛,推出了2100多个基层一线创新项目。去年,公安部借鉴广东做法组织开展了首届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我省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创新人才给予优厚的激励措施,对符合条件的提拔重用,并大力推动各地将50多个最优秀的创新成果在全省推广应用,使之转化成现实战斗力,掀起全省公安机关万警创新的高潮。

  南方日报:针对如此庞大的一项工程,如何有效推进实施呢?

  江理达: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既要敢于“啃硬骨头”,知难而进,先行先试,又要善于“钉钉子”,锲而不舍,务求实效。为此,厅党委积极推动任务分解,先后组织研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年度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贯彻落实任务分工表,把公安改革任务分解为115小项,逐一落实到厅党委每个成员和相关部门警种主要负责同志。中央“1+3”文件出台后,发动各部门警种主动承接公安部改革试点任务,使广东成为全国公安改革试点任务最多省份之一,珠海成为全国公安改革综合试点地区。同时,组织厅有关部门开展覆盖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改革专项督导,及时发掘亮点、存在问题以及可复制、可推广的经典案例,有效推动各项工作及时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全省115项公安改革任务,已完成和基本完成82项,完成率达71%。

  南方日报:公安改革目前进展顺利,也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江理达:前期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一是各地市改革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二是司法机关内部的工作对接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党政各部门间的协同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如110警情分流改革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仅仅由公安机关出面去协调,工作效率和实际效果都大打折扣。

  南方日报:最近全省公安机关都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具体到公安改革工作,接下来要抓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江理达:全省公安机关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作为指导方针和行动指南,着力增强公安改革服务“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自觉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务实苦干的作风,坚持不懈狠抓改革措施落实,努力开创广东公安改革工作新篇章。主要是做好“四健全、四提升”:一是健全完善风险隐患预测预警预防机制,着力提升公安机关服务中心大局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健全完善“放管服”工作机制,着力提升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配套制度建设,围绕群众关切的重点问题,不断推出新的改革惠民举措。三是健全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着力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四是健全完善人民警察管理机制体制,着力提升公安队伍专业化水平和创新活力。

  一线故事

  佛山:申办临时身份证 3分钟立等可取

  “所有的证件都不见了,真是急死人了!”佛山市民蔡先生不慎将背包弄丢,包内有他的身份证、驾驶证、往来港澳通行证等诸多证件,这让他十分着急。他经常要出差,担心补办这些证件要花费不少时间,手续繁琐。

  而当他来到位于魁奇路的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公安“一门式”综合服务大厅内,经工作人员指引下,一次性办完了全部遗失证件的补办手续,这让他大感意外。他听说相关设施还在不断升级,市民办理公安业务将越来越方便,这让他十分期待。

  就在上个月,这里还启用了全国首台“临时身份证制作机”,只需要3分钟,就可以办好临时身份证。而在过去,因为要靠传统手工制作,所需要的时间是3个工作日。佛山市公安局户政部门负责人介绍,新机器可以实现信息查询和检测、自动切膜、自动打印、自动送卡、自动覆膜等功能,并首次实现了临时身份证的单张制作。

  记者了解到,佛山建成的公安24小时自助服务和“一门式”综合服务体系,实现市、区、镇(街)三级全覆盖。无论是窗口服务还是自助服务,均涵盖了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交管、车管、户政、出入境4大类12项公安业务,基本实现“一门通办、一门完成”。目前佛山全市有“一门式”综合服务大厅27个,24小时自助服务区23个。据统计,2016年全市“一门式”综合服务大厅累计提供公安服务400多万人次,高峰期日受理量上升28.9%,办事的群众等候时间减至5-10分钟,平均缩短50%以上;交管、户政、出入境日均办理量分别提升15.5%、57%和44.6%,并实现办事群众“零投诉”。

  此外,公安业务网上预约功能也得到升级优化。行驶证换证、学员网上预约、申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多达40项业务可以进行网上预约办理。市民还可以全程通过网上查询交通违法信息及扣分情况、查询新生儿重名、办理往来港澳签注申请等27项事项,年审标识、交通事故复核网上申请、临时居民身份证申领、购房入户等78项也都可以进行网上预受理。

  近两年来,广东省公安厅先后推出100多项公安改革惠民举措,尤其是去年3月省市联动一下子推出113项惠民举措,给群众送来“实惠大礼包”。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公安机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全天候、零距离的网上政务服务,群众只要进“一个门”、上“一张网”,就能够享受无部门界限、无标准差异的政府服务。

  南方日报记者 洪奕宜 通讯员 吕敏青 曾祥龙

广东省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管理规定(试行)出台
为贯彻落实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制度改革,公安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