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晓梅:制定“深蓝科技计划”助推海洋强省建设 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加快广东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抓手

23.06.2014  16:33

□向晓梅

深蓝科技计划”:推动海洋强省建设的战略突破口

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最近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会议上都明确强调,中国经济要向中高端跃升,实现稳速提质增效,必须依靠创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广东正处于爬坡越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有升的核心动力。广东又是海洋经济总量全国第一的海洋大省,海洋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未来全球海洋竞争的焦点在于海洋科技竞争。我国目前海洋经济发展面临海洋科技的巨大瓶颈,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贡献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高达70%。广东又毗邻我国最大的深海——南海,最具“深蓝”特征。作为国家海洋经济试点区,广东承载着国家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所赋予的重大使命。因此,制定实施“深蓝科技计划”将成为强力推动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引领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全国海洋经济主导地位及推动海洋强省建设的战略突破口。

  “深蓝科技计划”是一项对广东海洋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海洋高技术研究发展中长期计划,着重解决事关广东海洋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涵盖体制创新、源头技术创新、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产业带动、成果转化、平台搭建、金融支持等主体内容,着力增强广东在深海高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高效转化能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生长点,发挥海洋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通过布局一批深海海洋科技重大研发平台,建设一批海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基地,率先在深海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并带动近岸海洋技术的发展,为国家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高效转化率先探路示范,并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加快广东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抓手。

以“深蓝科技”计划引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抓住全球深海资源勘探开发日益增长的装备需求契机,结合南海深海特点,加快研发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技术,带动广东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抓住国家推进南海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契机,加快研发南海油气天然气资源勘探技术,加快发展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储备和综合加工利用技术及产业,培育壮大海洋油气业。利用热带海洋药用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研究南海生物资源开发技术,大力发展最具市场潜力的海洋医药产业。针对广东沿海地区用水紧张的实际情况,加快研发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技术,培育壮大海水综合利用业。加快研发海洋新能源开发技术,培育壮大海洋新能源产业。加快研发海洋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技术,培育壮大海洋环境保护产业。

六大机制促进“深蓝科技计划”实施

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海洋科技创新活力释放与创新动力提升。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结合、海陆统筹、区域合作的科技兴海模式,切实解决广东海洋科技“资源分散”瓶颈,形成促进海洋科技发展的合力。营造良好的海洋创新文化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海洋科技创新评价与考核体系。创新海洋科技项目遴选制度,制定完善海洋科技财税激励政策。率先制定促进海洋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切实保护海洋科技自主创新成果。

构建深海与近海高技术研发互补联动体系,建立海陆产业科技一体化的良性机制。促进海陆通用技术的相互移植、海域水产养殖与陆域水产品加工、流通的相互配套,滨海与陆域交通、旅游的相互协调。

加强深蓝科技创新载体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整合利用全球海洋创新资源。充分利用国家、部门、省市县的涉海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结合企业的科技开发基地和试验场,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粤港澳台海洋科技合作新机制,粤港澳联手打造“深蓝科技创新合作试验区”。积极融入全球海洋科技创新分工体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整合利用全球海洋高技术创新资源。

推动金融、深蓝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打造三链融合的海洋“创新生态链”。加快组建“深蓝科技创业投资基金”,积极探索并大胆先行先试海洋科技与金融资源全面结合的新机制与新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广东海洋高技术研发及海洋新兴产业的投资。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深蓝科技计划”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信贷资金投放力度。打造“创新链”、“产业链”与“资本链”三链融合的海洋“创新生态链”,加速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培育壮大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提供技术引领和支撑。

培育壮大深蓝科技领军企业,引领海洋高技术产业集群。在财政投入、能源及土地供应、上市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制定激励政策,引导培育一批符合海洋高科技发展方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结合广东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在海洋产业集聚区,重点安排深海海洋工程装备等一批带动性强的深蓝科技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高水平的海洋工程技术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基地以及深蓝科技示范园区,形成具有深蓝特色的海洋新兴产业优势集群。

实施“人才强海”工程。以多种方式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型海洋学科带头人,组建海洋科技创新团队。支持中山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高校加快海洋重点学科、海洋重点实验室及优势专业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海洋类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培养海洋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鼓励企业设立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健全海洋科技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