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博物馆与公众“亲密接触”
本报报道,18日是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梅县区文广新局、梅县区博物馆、市客侨博物馆、市侨批档案馆联合主办的“梅县侨批与‘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展”在梅县区博物馆开展,展期将持续至5月28日。
博物馆是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窗口。在现实生活中,虽说博物馆“近在眼前”,但许多人却感觉其“远在天边”,触摸不到博物馆的精髓,使其陷入“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尴尬中。追根溯源,市民文化意识有待提高是一个方面,但更大的原因在于当下许多博物馆主要扮演“文物仓库”的角色,或重建设轻经营,或重展览轻教化,对如何为社会和公众服务不够重视。由于许多展览“千面一律”且学术味太浓,公众在参观中常常“摸不着头脑”。
其实,每个文物和展品的背后,都有着一段历史,关键要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这个故事。“如果把藏品当作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就是博物馆的灵魂。”从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博物馆的实践看,普及文化知识、促进公共教育是不争的共识。譬如,美国有88%的博物馆提供从幼儿到少年的教育项目,70%的博物馆在过去5年中增加了面向教师和学生的服务。
让博物馆与公众“亲密接触”,不仅要放低门槛“走得进”,更应强化人文教育功能“留得住”。眼下而言,一方面要通过政府搭台、百姓唱戏,提高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度,并把其作为国民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比如,可以把青少年的第二课堂搬进博物馆,将文物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体系中;另一方面,要坚持贴近观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目标人群的文化利益追求,要让博物馆珍贵的藏品“多起来”、厚重的历史“活起来”、深奥的科学“动起来”,真正与公众在心灵上、行为上、感观上达到交流和沟通,同时要把布展设计得生动活泼,充分运用动漫、3D技术加强互动性与趣味性,让公众在“知识宝库”获得的不只是知识的增长,更有心灵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