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16.11.2015  12:48
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把阅读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阅读真正的主人。

  ●兴宁市宁江中学  刘宇娟

  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把阅读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阅读真正的主人。

  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阅读教学必须让阅读主体明白:个体文化差异、社会时代背景的差异,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其对作品原意的理解,学生不能因怕贻笑大方而将个人的独特见解遮掩掉,有差异才是正常的,每个人的见解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民主化教学是心灵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要努力培养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切磋的教学态度和方式,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给阅读课堂带来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从而催生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阅读交流的平台,只有通过思想与思想交锋,观点与观点撞击,学生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才会刻骨铭心。同时,注意保障交流的时间、场所和机遇,才能充分调动绝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树立学生的文本意识。

  给学生阅读空间的同时要立足于文本。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这道桥梁探求文本的深层内涵,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如学习《伤仲永》一文,我要求学生讨论课题中“伤”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何而“伤”?由于阅读认真、感悟比较充分,学生理解得比较深刻。学生甲说:“‘伤’是为像仲永的父亲这样不重视后天教育,思想落后的人而感到可悲。”学生乙说:“‘伤’是为那些天资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最终连普通人都不如,重蹈了仲永覆辙的人哀伤”……在理解“伤”的基础上,学生丁概括文章主旨:“文章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强调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鼓励他们大胆提问。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可让学生在文中深有感触的地方作旁注,写上自己读后的感受、想法,或是发表议论。

  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天空。阅读应尊重多元化,弘扬个性。而教师更要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搭建一个适度的舞台,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迸发智慧的火花,彰显个性的风采,成为阅读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