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间发明叫好又叫座

03.12.2014  11:09

  【茶座】

  朱慧松

  本报报道,当下正是我市金柚丰收的季节,为提高金柚的卖相和销售价格,许多农业企业往往会对销往世界各地的金柚进行“梳妆打扮”。而来自梅县区松口镇石盘村的农民企业家陈东宏历时9年,发明9项水果设备专利,为果农们“扮靓”金柚的需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陈东宏作为农民企业家,还“兼职”搞发明,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他还将自己的发明成果用于企业生产中,为服务农民做出了贡献。人们在对他点赞之余,也要从中得到一些启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强不强,不仅要看拥有多少高层次的科学家,多少研发力量,同样要看民间科技活动是否活跃。科技实力强大的国家,民间科技往往同样发达。

  让人欣慰的是,我们身边活跃着为数众多的“草根发明家”,他们虽说不是专业科技人员,却钟情于发明创造。他们中有的是想自己动手发明能解决问题的新产品;有的则纯属一种兴趣和爱好,希望从发明中获取成就感。

  一些“草根发明家”成果斐然,乃至获得了发明专利,但与此同时,有的“草根发明家”也面临各种压力,如因为经济方面的压力,一些发明半途而废。而即便获得了专利,由于种种原因,科技成果仅仅停留在一纸证书上,无法走向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成了叫好不叫座,这无疑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在这方面,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还需给予“草根发明家”更多关心和呵护,如在资金、技术、信息上提供必要的帮扶,同时通过开设“专利超市”,培育“专利代理人”等手段来进一步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广开渠道,让更多的发明成果能走向市场,转化为生产力,能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