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爸妈来”是对孩子的不信任

21.10.2017  12:29

大洋网讯 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常常接到家长们的来电——诉自家孩子拖拖拉拉磨磨蹭蹭,而这种情况几乎总在两个时间段变得特别明显:一个是上学前,一个是睡觉前,“皇帝不急太监急”。咨询师刘翠莎用一个近日接到的案例,分析如何让孩子通过自由探索、试错,最后找到合适的向上发展的路。

妈妈愤慨激昂儿子自得其乐

在咨询师刘翠莎的面前,小丁的妈妈急得直瞪眼,恨不得揪住孩子的耳朵,嚷嚷道“你说我容易吗?每天早上给他做好早餐,结果他倒好要么说作业做太晚了还没起床,要么起床了说作业没做完担心到校被老师说,搞得我跟他爸爸一人给他准备好洗漱用品,一人守着他给他检查作业,有时候还得帮他纠错题改作业,你要说我们做家长的不事前监督管理,我跟他爸一下班回家吃完饭就盯着孩子一题一题做,说了十点睡觉硬是拖到十一点、十二点,说作业多,其实也就语数英三科,写写字算算数背背单词,按正常速度顶多一个小时做完的事情,有时还非得全家人一起干到第二天。

正如小丁妈妈说的一样,小丁一点也不着急,坐在咨询室的沙发上要么发呆,要么摸摸摆放在沙发上的毛绒公仔。小丁越是自得其乐的样子,丁妈就越是愤慨激昂。

孩子的作业家长的作业?

孩子的家庭作业,最后怎么就成功地变成了家长作业呢?”咨询师好奇地问道。小丁听罢,停下手中的小动作,“仿佛还有些许得意的样子。”丁妈则停顿了一会,点头称是,转而又显得无奈,反问,“难道我们做爸妈的就完全放手不管?

咨询师追问:“如果做家长的放手不管,孩子会怎么样呢?”丁妈接过话来说,“那老师就得给我们做家长的发信息打电话……再说,看看邻居家的小丙,每次都被点名表扬,我们总不能在起跑线上就输给别人吧?这以后可怎么办?

咨询师指出,显然小学阶段的语数英,对于有着硕博学历的丁爸丁妈来说简直连“一碟小菜”都算不上,但对于刚升入小学的小丁来说,任务远不是完成作业那么简单。问题由此而生。

分析:孩子也有维护自尊的需要

咨询师刘翠莎表示,从某种程度来说,学校教学的难度一般都被科学地设计在教学对象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即学校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大多在“让学生踮一踮脚尖就可以够到”的水平上。这个时候,畏难情绪和拖延行为,就显得跟现实情况有不相符。咨询师指出,从这一点来看,家长们抱怨自家孩子连那点芝麻绿豆子的事情都不能胜任,乃至焦虑孩子的未来,似乎也不难理解。

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所有的情绪和行为都有其原因,即为难情绪和拖延行为的产生,指向的不是现实的苦难,而是心理的困难。即孩子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当前任务感到不确信,而自尊受伤带来的痛苦和挫败太难以承受,便产生了强烈的焦虑和回避行为。

家长们急不可耐地替代孩子亲笔作业的举动,短期内缓解了自己的焦虑、担心和恐惧,也保护了孩子对于承担后果的担心和恐惧。但就像好些新手爸爸刚接管照看宝宝的任务,被调侃一通或被指点一顿后,很快就对照看宝宝敬而远之——不只是年幼的未经世事的孩子,即便是久经世事的大人,内心都有强烈的维护自己自尊的需要。

咨询师表示,而“放开作业,让爸妈来”的做法,传递的自然是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而这样的感受在孩子处在探索阶段的过程中特别容易被传递,孩子接收到信息就自然而然地配合表现——“我确实不行,我还是放开作业,让爸妈来吧”。于是乎,家庭作业,就变成了“家长作业”了。

建议

父母与孩子

共同心理成长

丁妈意识到也许是自己把孩子想得太脆弱了,也许是基于自己对于挫折的敏感影响了自己看待孩子的方式;同时,为了帮助孩子避免挫折、创造温室般成长环境的愿望,又迫使自己变得担惊受怕,从而急于在孩子探索、思考的时候进行介入。”咨询师表示,丁妈知道要让孩子在眼皮底下做作业,而自己可以安心不过问,也是有困难的,于是尝试尽量在时间上跟孩子同步,但在空间上跟孩子保持适宜的距离——即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丁妈也安静看书;但让孩子在一个房间、自己则在另一个房间;同时,丁妈也分别跟孩子和孩子班主任打了招呼。她形容这是将管理还给学校老师,执行还给孩子本人。

那么,丁妈在其中主要做的是什么呢?咨询师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耐受自身的焦虑,并进行转化。即在担心的时候,区分那是实际的困难,还是心理层面想象的困难。从而慢慢腾出空间,让孩子得以自由探索、试错,最后找到合适的向上发展的路。

而这,对于丁爸、丁妈们而言,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呢?咨询师点评说。

(文/广报记者何道岚  通讯员冯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