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疾病救助基金惠及更多百姓
■ 郑渝川
本报报道,记者从市卫计局获悉,梅州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完成第一次核销工作,首批317.41万元已拨付至全市23家医疗机构,支付了医疗机构从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因抢救身份不明、或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患者共860多人次而被拖欠的部分费用。“救命钱”开始发挥作用。
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是疾病应急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救助发生危急重症疾病需要救治,但身份不明或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患者,可以有效发挥“救急救困”挽救生命的兜底作用。国家和广东省相继对该基金的设立进行了部署。依照部署,梅州市今年已正式建立起市、县两级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并对疾病应急救助工作的个人申请实施简化操作,具体的核查、审批、资金流转则是在主管部门、医疗机构等单位之间发生,避免了将应急救助申请工作推给救助对象及其家属。这一机制设计更具便利性、服务意识,也将有助于加强救助资金的把关管理,值得点赞。
救助对象产生的急救费用是在先行由责任方、工伤保险等保险、专项救助资金等渠道支付后,仍存在缺口的,再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补助。从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主要由财政拨付专项经费,但仍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考虑到部分重症、怪病的出现概率并不确定且通常需要大宗医疗、护理、转院医治等费用,梅州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不仅需要弥补现有资金缺口,还应尽可能增加基金储备,才能使该项民生工程惠及更多百姓。
可行的资金筹措方式,首先要积极争取国家和广东省专项资金支持,与国家部委、省级部门及研究机构开展危急医疗救助项目合作,争取这方面的项目试点。其次要积极实施“互联网+应急救助”战略。一方面,主动接洽社交网络、电商、第三方支付、大数据企业,争取建立合作,探索病例数据转化使用、病例个例的救助经费众筹等合作方式;另一方面,可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与国内外医疗机构和医生个人建立合作关系,探索远程指导救助危重病、怪病等新型诊疗方式。第三是要引进第三方审计,努力提高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运转的透明度,为市民监督创造条件,取得更多慈善人士的信任与支持,进而在此基础上开展基金的公开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