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坛热议怎样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习主席说,以前要给学生一碗水,你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你必须要有一潭水。因而我们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从课程安排到教材改进,都要有很好的设计,否则毕业生将来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9月18日下午,在我校第18期学习论坛的座谈环节现场,年近八十的文学院退休教师曹础基的话引人深思。
本次学习论坛作为校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前夕在北师大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教师和师范生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学习论坛主会场设在石牌校区国际会议厅,并在石牌校区课室大楼及大学城校区理5栋分别设分会场进行实时直播。
会上,党委书记胡社军指出:“ 华南师范大学是人民教师的摇篮,承担着培养新一代教师的重要责任,我们要切实担负起教育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努力办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中国梦,当好南方教师教育排头兵,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师范大学贡献力量。”
“我愿意为三尺讲坛、为学生奉献我的一切”
生命科学学院江海声老师和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崔惠斌老师从自身实际出发,深情讲述对教师职业不变的坚守和热爱。
“我深深爱上三尺讲坛,我愿意为它、为学生奉献我的一切。” 江海声老师如是说。提到著名生态学家、恩师孙儒泳对自己的巨大影响,江海声回忆道,八十岁高龄的孙先生,带学生走遍海南一半以上的野外做调研。后来这名学生发表了一篇高质量论文,孙先生却坚持不署名。“他不仅仅教会了我许许多多的生态学知识,更引领我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如果每一位老师都看到自己对未来的影响,就会深刻认识老师的价值。”
崔惠斌老师是本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获得者之一,毕业后担任辅导员,至今已有六年,负责过1921名学生的思政教育及日常管理。他将自己比作学生前进路上的快乐小灯塔,给学生带来温暖、光明和力量。他要求自己坚定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理想信念,坚持敬业的职业精神,坚强面对每一次挑战。
亦师亦父,亦师亦友
为本次论坛特别录制的街拍视频,反映了多名受访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标准: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奉献精神,学识渊博、为人师表、爱护学生……而8位师生座谈“好老师的特质”更掀起了讨论的高潮。
研究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科学学院施雨丹老师指出,情感性是教师职业的重要属性之一。对于学生来说,老师不仅仅是知识领路人,更是慈父慈母、知心好友。
南海校区城市文化学院刘莉芳老师,为了不做“来无影去无踪,一下课就让学生找不着影” 的老师,牺牲自己的个人时间尽可能多地陪伴学生,甚至睡在办公室,所求不过是学生学有所成。
历史文化学院退休教师王棣老师则以自己为例,传递了教师一言一行的重要性。多年从教生涯,他坚持每天提前五分钟到课堂,在每次上课前要求学生必须关掉手机,通过身教言传,引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教师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而我自己也在学习之中。”化学与环境学院何广平老师一句朴实的话,正是她的自我鞭策。
现场几位老师的分享,让学生代表地理科学学院12级师范生方立慧感慨不已。她坦陈了自己对教师职业曾有过的徘徊,“但在我接触了那么多好老师,看到他们的热情与活力之后,我慢慢改变了想法。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动作就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这么伟大的职业,我为什么不能坚持一辈子呢?”
讨论分享结束后,大会举行了“我最喜爱的老师”颁奖仪式,隆重表彰了28位由各学院学生自主选出的第三届华南师范大学 “我最喜爱的老师”。
校长刘鸣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赞扬了我校教师的长期付出和默默奉献:“华南师大在八十年办学历程中拥有林砺儒、陈唯实、汪德亮等一大批教育名师,也培养了一大批好教师。”他认为,全体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符合 “四有”要求,行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要积极为一线教师排忧解难,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他指出,教师教育目前存在的职业倦怠率高、师生关系不如从前密切、专业水准不尽人意等挑战,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反思,同时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好老师”提供更多体制机制上的保障。
会上刘鸣还宣布 “华南师范大学教职工重大疾病医疗爱心互助基金”正式启动。该项互助基金旨在提高教职工医疗保障水平,帮助有需要的教职工应对重大疾病困难。
本次活动由校党委宣传部主办, 校工会、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协办。校领导、校党委中心组成员、中层干部、师生代表等约8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座谈环节
胡社军书记讲话
刘鸣校长讲话
学生为“最师”颁奖
学生与“最师”合影
学生与“最师”合影
“最师”合影
石牌校区主会场
大学城分会场
石牌校区课室大楼分会场
(文字:新闻社记者张丹、庄艺瑾 摄影:郑宇云、黄建辉、蔡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