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华园里放飞创新创业的梦想

11.10.2016  16:43

  前有“彩电三巨头”,后有陈第、胡云睿,华园里创新创业的青年一波一波在路上……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华南理工大学搭建平台,筑巢孵卵,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创业岛、学生创业体验馆、创新俱乐部等,鼓励和支持广大青年学子在创新创业的新征程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学子们沐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风中,在华园里放飞自己的梦想。


三级联动体系打造创业的“桃花岛

‍‍  在华园,有一群怀揣创业梦想的青年学子。而华南理工大学创业岛犹如一盏明亮的灯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中,为创业路上感到迷茫的学子指明前行的方向。‍‍

创业岛中的创业英雄榜

  2014年9月1日,华南理工大学创业岛暨大学生创业孵化指导中心正式成立。“中心设有一级孵化基地、二级孵化基地和创业研讨室等创业孵化场地,通过提供创业场地、创业扶持、创业创新服务等,增强同学们创业实践和创新能力。”创业岛的负责老师介绍说。

创业岛的走廊里展示着入驻团队的介绍

  基于培养三创(创新、创造、创业)型人才的战略,华南理工形成了实训基地(种子筛选)、创业岛(一级孵化)、创业苗圃(二级孵化)、创业园数字科技园(三级孵化)三级联动创新体系。

 

创新创业“三级联动,跟踪服务”体系

  “华工创新创业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目前学校和企业合办了实训基地,企业可提供项目给学生,学生项目也可以进来孵化。而创业岛有好的idea就可以过来项目孵化;创业苗圃则给相对成熟但没注册的公司提供场地,进行二级孵化;科技园作为新业态孵化基地,学生团队成熟了可以在这里注册公司;科技园提供场地,帮助公司成长。”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创业导师陈明说。

创业岛“岛主”陈明教授在介绍入驻的学生创业项目

  两年的时间,这片热土上走出了五十多个学生创业项目,百余位创业梦想的实践者。Willworks(意志力)健身室就是从创业岛走出来的项目。

活力十足的willworks团队成员

  “周围很多人都有了健身的意识,但盲目地健身不仅效果不好,而且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容易造成身体的损伤。相比于校外健身教练昂贵的费用,健身工作室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交流的平台与免费专业的指导。”创始人高秋钦,是材料学院的本科生,他本人也是一名健身爱好者,此前还是比逗的股东之一。

  “学校的创新氛围非常浓,我们也在做新的尝试。”高秋钦介绍说,Willworks是全国首家众筹校园功能性团体健身工作室,坚持功能加健身、社交加健身、定制加健身三重理念,致力于在年轻群体中传递“全面均衡发展”健康生活理念的第一支校园团队。

  “我去年只有一百一十多斤,通过一年的健身,体重渐渐增加到正常的状态,整个人也觉得格外轻松。”刘明晖是最早加入健身工作室的成员,在他看来,健身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健身不仅改变了我的形态,也改变了我的生活。当你每天坚持做一件事情,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能有经得住健身考验的意志力,坚持其他东西一定没问题。

位于东区体育场的willworks健身工作室

  Willworks的第一家实体店五山店就位于华南理工大学东区体育场,依靠着一个田径场,非常便利,在这里你看不到健身房里常见一排排跑步机,更多的是一些功能性的器械,也更方便将健身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当初去和学校谈场地的问题,开始还比较忐忑,但是没想到这么支持我们”,高秋钦说,“我们的合作是‘双赢’,我们为学校的健身课程提供场地和器材,如果有同学愿意来做兼职或者全职我们也欢迎。” 创业岛为这些创业团队提供的不仅仅是场地,还有创业沙龙、创业培训、沙盘演练等等,后期还计划引入工商财税、法律等专业的配套服务,为有志于创业的青年学子铺平道路。现在Willworks暨大店也已经营业,广州地区其他分店也在筹备中。

  “造么”是创业岛中的另一个新锐团队。2016年4月,建筑学院的谢敏奇、余光鑫、肖泽恒、邬超四个人从一个共同的理念从创业岛起步,开启了他们让混凝土DIY平民化的进程。

   

造么”团队别有韵味的产品   

  “制造”在大多人看来,是非常专业且离自己较远的事情…… “造么”就是在尝试打破制造技术的壁垒——借助电脑程序插件和模具标准化来降低混凝土模型制作的门槛,让混凝土DIY平民化,让用户参与到产品中并让自己的创造成为产品的一部分。

  成立半年,“造么”团队设计的产品,已经覆盖家居装饰的很多方面,既有装饰摆件,也有台灯、钟表、音响等实用电子用品。这些比起一般工业产品不够精美的产品,却因别具韵味而广受追捧,虽然迄今为止只是小试牛刀,参与了三次展出,却圈粉颇多。


造么”让混凝土DIY走入大众   

  团队创始人肖泽恒表示,在校园中创业带给团队很多便捷,只要缴纳费用就可以使用学校的实验设备,节约了产品研发的成本;而入驻创业岛不仅可以和其他团队一同交流产品与创意,创业岛提供的财务、法律、市场等方面的讲座,更是他们这些技术派创业过程中最需要的补充。

  目前,年轻的“造么”团队还在专注于潜心打造核心技术和产品。他们相信,只有过硬的技术和产品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未来的成功取决于现在的视野和努力。   

   

人性化场所成为创业学子的“凤凰台

  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2014年12月31日正式挂牌成立,面积约3500平方米,目前入驻团队66支,学生近400人,基地共有11支创业团队注册公司,6支创业团队获得天使投资。 

  创业初期的学子们带着一点创意加上一腔热情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但是创业的繁杂琐碎往往抹平了他们的创意和激情。而这正是孵化基地所要解决的问题,基地负责人林镜亮主任说:“我们就是要为学生解决这些琐事,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集中精力主攻核心业务。

窗明几净的办公场所

  基地为入驻团队提供场地设备、实验环境、培训辅导、管理咨询、工商注册、融资、法务、财务等服务。 

咖啡机、打印机、碎纸机……人性化的办公设备

  飞警,是一项基于无人机的交通事故远程取证系统。在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发生时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塞车现象,很多情况下由于事故双方分歧无法快速处理,车主坚持维持事故现场,等待第三方进行取证判断,易造成交通阻塞,导致取证人员也无法及时到达现场。通过使用“飞警”无人机进行远程取证,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飞警团队用无人机给自己拍的合照

  就是这个飞警无人机团队,在入驻孵化基地之前一直是游击式的办公状态,饭堂、课室、宿舍……都是他们讨论开会的地点,没有固定的办公场地。入驻之后他们有了优越的办公条件,这对于创业初期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飞警无人机团队的石尧说:“来到基地之后不仅仅是有了固定办公地点,最重要的是有了创业的氛围。这里有不同的创业团队,有问题我们可以跟其他人交流,大家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基地举办的创业分享会现场 

  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召开项目中期答辩会,验收学生的创业项目,与学生一起开展创业交流,给予学生创业指导


牵线搭桥构建学生创业的“智慧桥

U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站

  位于学校北区学二宿舍一楼的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是一个学校和社会资源对接的平台。内设有波音航空俱乐部、创维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玄同量化实践基地、广东营销学会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以及共青团广州市委U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站等单位,并负责安排学生与省内外近千家校外实习基地和企业单位的实习和创新创业项目实训的对接、管理工作。 

暑假期间宅印团队赴上海参加比赛

  “这里宽敞的办公环境和就近宿舍的便利位置吸引我们从创业岛搬过来。”2013级电子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专业的李伟鹏说道。他和他的18个“宅印”小伙伴在今年暑假期间正式入驻基地。

  当你需要去打印店打印文件的时候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打印店距离宿舍远?人多排长队?U盘经常丢失? 


李伟鹏在自行演示云打印以及不断改进中的四代打印机

  “这些在我们宅印云打印这里都不是问题!”李伟鹏介绍道,宅印以智能校园云打印为切入点,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将打印与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智能化的校园云打印服务。“上传文档、缴费都在网上操作,到云打印机上只要一扫码就出来了,大大缩短等待时间。”目前,在华南理工校园内共有4台云打印机,每天超过500张的打印量,今年6月至今,已有近15000人次使用宅印打印,打印张数超过50万张。

  “学校对于我们创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不仅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当得知我们准备参加创业大赛的时候,还配备了指导老师,帮助我们进一步完善项目。”在团队中担任设备研发工作、2014级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陈卓伟表示,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改良,即将面世的第五代打印机将集成包括云分享、联网互动游戏等更多功能,“下一步宅印将走向更多高校,以智能校园及智能社区为发展目标。

 

学校提供的电商课程,学子们在进行网络电商实操演练

  学校充分发挥丰富的校内高层次技术人才及广大创业成功的校友资源优势,构建双导师制度,在专业技术和商业运营方面给予进驻团队有力指导。如大学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就为飞警团队聘请了广州市交通管理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傅贵为其提供专业性的指导,专家的一对一指导让飞警的项目与社会需求对接更加准确。基地正是通过一系列举措力图把这里打造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训练营和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平台。

位于逸夫人文馆内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中心


华园记者眼》第72期团队

图 片:王云昀 吴夏曦 部分被访者提供

文 字:王云昀 吴夏曦 许颖 赵春旭

协 助:创业岛 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编 审:孙宏志

总策划:王丹平


华工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工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工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中心 871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