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大讲堂第101讲:六祖慧能的人生智慧

06.11.2014  13:15

11月4日,由学生会、校团委主办的白云大讲堂第101讲“六祖慧能的人生智慧”在儒学堂隆重开讲,学校有幸邀请到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著名的禅宗文化研究专家林有能教授莅临本次白云大讲堂担任主讲嘉宾。讲座吸引了学校副校长侯立兵、科研处长周美娟处长及众多对禅宗文化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甚至周边院校的老师也闻讯前来聆听林教授的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很多同学站着听完两个小时的讲座。

讲座伊始,林教授首先说明宣讲六祖慧能的意义。其一,六祖慧能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崇高。因为如果讲中国的佛教就一定会讲中国的禅宗,如果讲中国的禅宗就一定会讲六祖慧能。换句话说,如果讲中国的佛教而不讲禅宗,主体部分就没有了;如果讲中国的禅宗而不讲六祖慧能,核心就没有了。唐代的柳宗元在撰写六祖的碑文时说:“凡言禅者,皆本曹溪”。学界有种观点,把六祖慧能的禅宗等同于中国佛教,把六祖慧能看作是中国佛教的创始人。其二,六祖慧能是云浮新兴人,是岭南文化一张靓丽的名片。其三,学一点禅文化对个人的品德与修养,对于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于保持个人的心理平衡非常有好处。 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佛教禅宗强调修心,尤其是我们今天讲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沟通从心开始。

其次,林教授讲述了慧能之前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佛教是外来宗教,源自西方印度,那么什么时候传到中国来的?有人认为是秦始皇的时候就传进来了,大部分的看法是两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有两条路径,一条是从陆地上传过来的,也就是从敦煌、河西走廊这条丝绸之路传过来,唐玄奘西天取经(小说《西游记》的原型)走的就是这条路,从陆地传过来的佛经是“陆经”。另一条是从海上传过来的,经过印度洋、南中国海传到中国南方,再由南而北,从海上传进来的佛教是“海经”。慧能早年受到的佛教教育应该是“海经”。有一个从海上到中国传佛教的人,叫做菩提达摩,时间是在中国南北朝的梁朝,也就是公元520年前后。他后来到少林寺面壁9年,创造了新的佛法,菩提达摩被称为中国禅宗的第一祖师。直到禅宗第六祖——慧能,禅宗才被正式确立并发挥光大,成为在中国拥有信众众多、自成体系、颇具中国特色的一门独立的宗教。

接下来,林教授重点阐述了六祖慧能大师创立禅宗弘扬佛法的传奇一生,从他的出生、苦难童年、曲江结缘、北上学佛、寺院打杂、撰写佛偈、获赠衣钵袈裟、怀集四会藏身、风动幡动论争、光孝寺剃度、南华寺弘法、回乡建报恩塔、主持国恩寺到最终圆寂,六祖慧能始终不渝地追求佛法真谛,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尤其是其间展现的聪明睿智、真诚善良、平常心态、创新思维,更是对我们今人的为人处世、调节身心,包括追求事业的成功,都有极强的借鉴价值。如在湖北黄梅跟五祖学佛时,打杂舂米用的“坠腰石”,表现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聪颖过人的智慧;东山寺提的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展示了他对禅宗佛理直观而深刻的理解;风动幡动的论争,其实是“心动”的阐述,展示了他对外在世界和全新理解和创新思维;对于刺客的原宥,展现了他的善良与宽容;圆寂前的从容淡定,展示了他的超然与豁达。

最后,林教授讲解了《六祖坛经》的版本问题。在中国,自创的佛教理论能够取名“经”的,唯有《六祖坛经》这一部,可见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何其尊贵。《六祖坛经》是六祖慧能思想智慧的集中体现。《六祖坛经》到现在一千多年,经过历史的发展,大概有几十种版本,归纳起来有四种。一个是敦煌本《六祖坛经》,这个版本是日本一个学者1923年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发现的。第二个版本是慧昕本的《六祖坛经》,这个版本大概是唐代末到宋代由一个叫慧昕的和尚编成的。第三个版本是契嵩本,是宋代的一个和尚叫契嵩编的。最后一个版本是宗宝本《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元代有一个叫宗宝的编成的,把几种坛经的版本对照、补漏而成。现在无论哪个版本,都有注释翻译成白话文,方便阅读。《六祖坛经》被译成英文、韩文、日文、西班牙文、法文等,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影响和贡献。

侯立兵副校长在总结林教授的讲座时说,由浅入深不易,由深入浅更难。林教授的讲座,把复杂的佛教理论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将人生智慧融于人物介绍中,对我们青年学生的为人处世是重要的启迪,就是要有这种修为与平常心。另一方面,林教授的讲座切合国家倡导的文艺方针,弘扬了中国文化,尤其是弘扬了地方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岭地文化的精髓。

林教授的精彩演讲让白云学子受益匪浅,既学习了有关六祖慧能与禅宗的相关知识,也教会了我们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对待日常生活的的一切,勇敢地面对不顺与挫折,心平气地对待误解与指责,从而完善自我的人生与修养。

 

林有能,1957年生,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先后在《学术研究》杂志任编辑、副主编,广东社会科学大学常务副校长;现任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秘书长、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公室主任,兼任广东禅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广东近代文化学会副会长。自1997年起,策划组织数次慧能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主编慧能思想研究文集数部,撰写和发表历史学、岭南地方文化、禅文化论文数十篇。

林有能教授在演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