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健康证卫生不合格 正牌餐厅早餐违规“转租”

25.11.2015  09:55
在便民早餐工程的推广下,部分餐厅也推出了早餐业务,但“看似正规”的餐饮企业也存在安全隐患。王刚介绍,早餐时段外包行为屡禁不止,此前就发现过多个餐馆有此类行为,其中不乏大型餐厅。

原标题: 没有健康证卫生不合格 正牌餐厅早餐违规“转租”

  在便民早餐工程的推广下,部分餐厅也推出了早餐业务,但“看似正规”的餐饮企业也存在安全隐患。昨日,北京市食药监局组织开展全市早餐服务企业食品安全检查。重点检查有固定经营场所的餐饮单位,却发现了人员无健康证、大堂蒸包子、麻袋盖发面团、烧燃煤等违规行为,企业违规出租经营场所从事早餐经营是背后的原因。

  现场:用麻袋盖面团

  昨日7时,北京商报记者跟随东城区食药监局到朝阳门片区内的餐馆检查。在一家“重庆小面”的门口,几屉正在蒸的包子冒着蒸汽,进店的客人络绎不绝。东城区食药监局副局长王刚表示,根据规定,制作加工食品必须在规定场所内,不能在门口和餐厅里制售。“冬天天气冷,热气腾腾的包子摆在门口的确能吸引顾客上门,但存在卫生隐患。

  当监管人员要求店里的伙计出示健康证时,卖包子的伙计一边喊着“有,就在柜台贴着呢”,一边向柜台走。监管人员将她拦住,要求她说出自己的名字,在场的几个伙计都支支吾吾说不上来。一名伙计坦言,柜台贴着的健康证并不是自己的,店里的五名伙计只负责早餐时段经营。后厨内的洗碗槽并未按规定配备消毒液,仔细盘问下,负责洗碗的伙计并不具备消毒常识,也没有健康证。

  两个专用操作间内存在更大的卫生问题。王刚介绍,冷荤制作间是制作凉菜的,应专门消毒,却被挪用为馄饨摊。另一操作间中,一大块发好的面团摆在操作台上,盖在上面的竟然是一个破旧的麻袋。印有彩色图案的袋子紧粘在面团上,上面还有两个尚未包完的包子。

  背后:转租或为主因

  检查的三家餐厅均为临街商铺,是“看似正规”的餐饮企业,却均涉嫌“整租转让”,这或是正规餐饮企业多处不达标的症结所在。“重庆小面”的伙计表示,5个伙计只工作到10时,其他时段不归他们负责,餐厅老板10时才过来;“吉利餐厅”的伙计称,这个饭馆是两拨人干,分上下午经营;“碧苑轩”的早点时段也由专人单独经营。

  王刚介绍,早餐时段外包行为屡禁不止,此前就发现过多个餐馆有此类行为,其中不乏大型餐厅。“整租转让”的人员难以控制,大量没有健康证、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工作人员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更有甚者连进货渠道都不统一,大量非正规渠道的食品被端上餐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监管人员要求餐厅老板带相关证件资料到食药监所,接受进一步调查。王刚坦言,“过去检查时,餐厅里的伙计会承认外包事实,连一个月多少钱都说,现在都会回答‘不清楚,问老板’。从表面证据来看,只能认为餐馆涉嫌‘整租转让’,需要持续调查固化证据”。

  原因:违规赚外快

  低盈利是餐饮企业违规出租早餐业务的主因。北京眉州东坡餐饮集团总经理郭晓东坦言,早餐利润薄,目前眉州东坡的早餐项目为微利经营。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营销策划部部长刘健表示,早餐板块盈利并不多,护国寺小吃总店每个月早餐盈利大概占总利润的10%左右,目前西安饭庄、又一顺等店也有早餐售卖,但饭庄主营板块并不以早餐为主,饭庄的早餐盈利情况暂处于亏损状态。

  对于小型餐馆来说,在高昂的房租压力下,不挣“外快”难以满足盈利需求。吉利餐厅员工称,朝阳门一间小型餐馆的年租金在26万元左右,只能通过“歇人不歇马”的方式让餐馆保持运转。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到,在“重庆小面”操作间的角落里还有“夜宵烧烤”的牌子。

  “早点业务赚的就是个辛苦钱,夜里就要起床准备。夏天还好,冬天早起本来就费劲,店里的员工不愿意做,老板也不能让餐馆闲着,只好将买卖出租给其他人。”一员工表示,自己干到年底就不干了。

  监管:全市范围严查

  本次全市早餐检查行动共检查早餐经营单位1320户,纠正违规行为312户,拟立案调查21户。其中,涉嫌出租经营场所从事早餐经营的餐饮企业并不是少数。北京市食药监局表示,餐饮企业不得将经营场所出租给其他餐饮服务者,违者将依法予以处理。根据《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规定,食品经营者出租、出借、转让食品经营许可证将被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北京商报记者昨日晚间致电王刚得知,上午检查的三家餐馆还没能固化证据,但辖区内其他监察队伍问出了“整租转让”的事实。王刚表示,将在一周内再次检查问题企业,问题企业的量化分级也要重新评定。北京市食药监局提醒消费者,选择早餐就餐地点时,应注意企业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和“量化分级标志”,分别代表企业经营资质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发现违规情况,可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举报。北京商报记者 李铎 肖鹏 实习记者 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