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布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指标:6个维度22个指标

30.05.2014  15:47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晓璇报道: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有色眼镜”将被摘除!昨日,广州市教育局公布了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体系指标框架,这是自去年12月广州市被教育部确定为30个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之一以来的“大动作”。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表示,该评价体系将通过针对学生个体来呈现学校的办学问题,也是为2017年的高考和中考改革做铺垫。

今年,广州市一批省一级市一级的学校纷纷摘掉等级牌匾,而作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之一,广州还将在对学校的评价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启动新的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体系,用六个维度22项指标来评价每个学校的学生。

该评价体系涵盖品德与社会化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潜能、学业负担状况和对学校的认同等,具体到学生的品质、礼仪、学习态度和动机、上课时间、睡眠时间等方面。

此外,该评价指标还按照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教育的不同性质和特点,细化评价指标、考查要点和评价标准的内容要求。

不过,很多家长关心的是这个评价体系跟孩子的升学有没有关系?能不能作为升学依据?对此,江东表示,这是一个学生培养过程的评价体系,而非一个针对考试的评价体系。

据透露,在2017年高考改革的同时,中考也要跟着变,届时将出台新的中考改革方案。包括学业水平考试用等级呈现取代分数呈现,学业水平考试部分科目实行多次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与高中的招生挂钩,高中的录取不仅紧靠分数,要有综合评价,扩大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校等。

据介绍,该评价体系特别之处在于把学业水平评价扩展到归因评价,充分发挥诊断性评价功能。江东举例,比如每年中考810分是满分,取得150分有900多人,如果看分数他们就是差生,但启动了这个评价体系之后,我们不会对他们放弃,而是会启动学习障碍改善计划,拿出学习策略帮助他们,发挥诊断性的评价功能。

6个维度22个评价指标

●品德发展水平 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学业发展水平 学会学习、知识技能方法、科技与人文素养

●身心发展水平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自我管理

●兴趣特长养成 审美修养、爱好特长、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学业负担状况 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

●对学校的认同 文化认同、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家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