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偷流量”的蹊跷必须得说清楚

27.10.2015  15:48
本月末,传说中的“流量不清零”就要实现了。但昨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则报道,让还没高兴起来的流量用户们又有点忧心忡忡。诚然,无论哪家运营商也不能侵犯用户隐私,不经允许去查到底这些疯跑起来的流量都发生在哪些方面。

评论:“偷流量”的蹊跷必须得说清楚

  本月末,传说中的“流量不清零”就要实现了。虽然基本从来没有彻底弄明白过三大运营商推出的各种套餐,但“不清零”听上去总是件好事,不枉总理呼吁了那么多次。

  但昨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则报道,让还没高兴起来的流量用户们又有点忧心忡忡。因为很多人发现,流量一旦要不清零了,其消耗的速度也就莫名加快了不少。报道中说,“流量不清零”政策开始二十多天来,有一些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中吐槽流量消耗速度太快。广州的一位电信用户称,他的手机有时候1秒用掉二三百兆流量。当他向广州电信投诉时,客服人员告诉他可以返还部分钱,但责任应归咎于用户手机本身。这名用户还称,他身边使用电信的朋友,5位中有4位反映流量使用过快。浙江的一位联通用户则表示,不管在家还是上班基本都是连WiFi的,但十月初的9天就差不多把平时一个月的流量用完了,他很怀疑是运营商在偷流量。他还声称,此事发朋友圈后引起许多朋友共鸣,普遍显示流量使用速度比平时提高许多。

  另据报道,一位消费者原本每个月套餐内700MB的流量都用不完,但是,在中国移动宣布自10月1日起套餐内剩余流量当月不清零之后,他在10月2日居然“使用”了近550MB的流量。当他致电中国移动表示质疑之后,客服人员爽快地主动提出“赠送500MB流量”,并且在电话挂了之后就马上到账。

  流量偷跑,这不是个新问题。一些黑心程序会悄悄地偷客户流量,产生高额费用,所以才会有很多用于检测流量使用情况的APP被推出。因此出现流量消耗加速的情况,运营商可以被当做“嫌疑人”,但却没有直接证据指认其为“作案人”。但就个人使用情况而言,一般来讲都还比较稳定,少有大幅度的变化。流量每月几十兆就够用的和要不停买加量包的两批人,基本井水不犯河水。正是基于这样的群体共识,一旦包括自己在内的好些人都觉得流量短期内忽然用得特别快,自然就会疑心重重。

  诚然,无论哪家运营商也不能侵犯用户隐私,不经允许去查到底这些疯跑起来的流量都发生在哪些方面。但是因为电信技术实在太复杂,而各种流量产品永远令人眼花缭乱——大概产品设计者的用意就是让你算不清,所以,让消费者依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去证明某运营商偷了自己的流量,这可以说是不可完成的任务。运营商不是那么好挑战的,一些技术上、操作上都不难的问题,尚且要劳动总理一提再提,我们这些小小的消费者的呼声能管多大用,大家心中有数。

  也正因为有这样被“店大欺客”的历史渊源,在遇到说不清的情况,嫌疑人不分明的问题时,普通消费者总是习惯性地把怀疑、审视的目光聚焦在运营商身上。为什么不早不晚,恰好是赶在流量不清零了的时候,发生疑似偷流量的问题呢?月末不清零,月初用干净。这的确是破解之道。瓜田李下,三大运营商不能用“您一投诉,我就免费送流量”的办法搪塞。既然此事必有蹊跷,自证清白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