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评论】看那些年习大大如何抗击台风

13.08.2015  00:51

习大大过去长期主政闽浙两省,与那里的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灾难面前,最能体现干部的担当。1992年彭麻麻临产时,福建刚好遇上强台风袭击,习大大赶到抢险的第一线指挥工作,整整三天三夜都没有回家,更不用说去医院陪护妻子了。在自然灾害面前,习大大“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至今仍铭记在闽浙干群心中。 习大大曾经主管的闽浙两省都是台风高发区域,这两个省份几乎每年都会因为台风肆虐而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所以习大大在治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每年都会把如何防台抗台作为工作重点。 现在“学习大军”撷取几个镜头回放下那些年习大大如何抗击台风的情景:

镜头一:初到闽东,临危受命 。1988年9月底,福鼎县(现福鼎市)遭受20年一遇的强台风袭击,农田、公路、桥梁、水利设施及群众财产受损严重,损失达2000多万元。任宁德地委书记才5个月的习大大赶赴灾区,指导抗台救灾。习大大一行风尘仆仆,于10月1日、2日连续两天深入管阳、硖门、秦屿等三个受灾的乡镇进行视察,了解实际灾情,指导抗灾自救。10月2日下午,在听完福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全县的救灾情况汇报后,他 即席作了《树立战胜灾害的信心,千方百计开展生产自救》的指导讲话 。他强调要做好三点: 一是当前还要加强领导,搞好救灾工作,搞好灾后的经济;二是应该发扬灾害面前不低头的精神,树立战胜灾害的信心和长期抗灾的思想,提高救灾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物质承受能力;三是树立自救互助为主,自力更生为主的思想,千方百计弥补受灾损失。 初到闽东任职便遭遇自然灾害的挑战,习大大调动智慧,三条建议指导抗灾自救。

镜头二:“温暖牌”解放鞋,助民乘风破浪 。1987年9月11日,受台风影响,宁德县(现蕉城区)九都镇九仙村山洪暴发,十几座房屋被冲毁,28人遇难。面对陷入困境的九仙村,地区行署、县政府决定修建新九仙村。1988年6月赴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大大曾于1989年、1990年两次到九仙村调研。 1989年的春天,习大大专程到九都镇九仙村调研,了解当地群众的灾后生产生活恢复情况。当他看到一位50多岁的残障村民没穿鞋时,便指示身边的工作人员马上买了两双新解放鞋送给老人。 一双“温暖牌”的解放鞋虽不名贵,但它承载的是习大大对百姓冷暖生活的重视和关怀。如今解放鞋已经开始更新换代,可是群众还记得当年习大大在九都赠送给村民解放鞋的故事。习大大的精神鼓励和物质支援,使九仙村迅速恢复过来。今日的九仙村早已成为美丽乡村。

镜头三:履职福州,灾害面前重民生。 1990年9月18号强台风袭击福建,福州损失惨重。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大大组织广大干群投入抗台,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紧接着他立马转入救灾工作。他就如何保证18号强台风过后的福州市场繁荣稳定作出指示。他强调, 要千方百计搞好市场供应工作。所有的国营商店和农贸市场都要照常营业,保证群众的生活需要,繁荣市场供应 。细心贴心的习大大还指出, 要采取优惠政策,加大短期叶菜类的播种面积,为菜农排忧解难。要组织机关干部和工商管理干部定人包场、加强检查监督、打击囤积居奇等不法商贩,严防哄抬物价,确保价格稳定 。习大大把灾后重建工作分解的很细,不仅是灾后基础设施的重建,他还强调用市场“隐形的手”保护受灾群众的生活,尽快恢复菜篮子工程,保障市场有效供给。

镜头四:灾害无情,习大大有情 。1996年8月5日至10日,在闽东被台风肆虐而过的土地上有一个不知疲倦的身影在奔跑着,他深入宁德、周宁、福安、寿宁、福鼎等县的30多个乡镇、村和企业指导抗灾救灾工作。他就是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大大。灾难让人痛苦,灾难过后,必须全力恢复生产。习大大与受灾户苦乐相依,他更注重的是人民群众灾后恢复生产的决心,这种决心来源于像习大大这样的党的干部给予他们无比的温暖和支持。习大大高度评价了当年的救灾工作,他说:“ 宁德地委、行署指导思想明确,把保护人民放在首位,大大减少人员伤亡,这是最大的成绩。 ”钱财的损失不是最重要的,以人为本的原则,不能在灾害面前被丢弃。习大大心里装着人民,满怀是人民的安危,才会有如此感悟。习大大正是以这种爱护人民的态度去对待群众,群众才那么地拥护他。

 镜头五:一面抗灾,一面不忘发展 。1996年8月,在闽东遭受8号台风肆虐之际,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大大依然保持乐观主义的精神,他在察看福鼎灾区的过程中强调 要抓紧抗灾,扎实争创闽东小康 ,他一路慰问受灾群众,一路为奔小康献计献策。大灾过后人民群众不免对恢复生产的困难产生悲观情绪。习大大这个时候仍旧鼓劲争创小康的工作。正是本着这种“战天斗地”的积极态度和习大大对小康梦的执着,使大家鼓足了干劲战胜困难。 习大大还利用抗灾的过程强化对干部的思想教育,他希望自然灾害能够触动党员干部凝聚在一起。 在当年的福鼎抗灾过程中,他指出, 讲政治,对于在艰苦条件下工作的闽东干群来说,就是要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要有全局观念、宽阔的胸怀,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要求真务实、扎实苦干,要清正廉洁、勤政爱民,以高度政治责任感,为闽东人民,为闽东发展贡献力量

 镜头六:题字“徐江新村”,点化幸福村 。1996年8月,受当年第8号台风正面袭击,整个福安市赛岐镇徐江村被洪水淹没,全村进水最深处近3米,最浅也有1米,全村201座房屋中,198座房屋一夜之间倒塌,成为一片废墟。全村停水停电,村民无处居住。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大大第一时间赶往徐江村视察灾情,面对着成为废墟的徐江村,眼睛都湿润了。他马上提出要进村察看,由于台风灾害还未彻底过去,进村有危险,大家都极力劝阻。习大大说:“ 大家都能进去,我为何就不能。 ”正当有人提出要在废墟中挖出一条路时,马上被习大大否决了,他抛下一句话:“ 没关系! ”接着就走进村里。走遍整个村子后习大大的衣服裤子全湿了,看到那种场面,他表情凝重。 习大大马上指示福安市要做好灾民救助和灾后的重建工作,并当场给有关方面打了电话,指示有关方面提供徐江村所需的救灾物质。 很快,相关部门给徐江村送来了帐篷,每个人还发放了30斤大米,两人一床棉被,一人一件大棉袄。在习大大的鼓励下,徐江村开始重建工作。当 习大大再次来到福安市,在得知徐江村齐心协力积极重建家园后,从不题字的习大大破例应邀写下“徐江新村”四个字。 功德无量的四个字点化了徐江新村,如今过上幸福生活的村民们还在念叨着当年的“习书记”。

 镜头七:经验丰富,却仍忧心忡忡。 2005年8月5号晚10点,在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时任省委书记的习大大正密切关注着台州、温州等地的情况。据预测,9号台风麦莎可能于8月6号凌晨将在这几个地方登陆。当晚习大大对抗灾工作进行了最后的部署。那是习大大调任浙江后,面对的一次巨大的考验。那天夜里,他凌晨3点多躺下睡觉,却怎么也睡不着,他心里仍挂念着沿海的群众,早上不到六点便又起来了解情况。长期与台风交锋的习大大,抗击台风的经验十分丰富。习大大说:“ 这个也是历史的经验啦。因为‘麦莎’它进入的一些特点,感觉到它这一次将带来很强的破坏性。我们讲最怕的自然灾害就是‘三碰头’:风、暴、潮。这个时候潮水的水位最高,风力又最强,降雨量大,泄洪又猛,将造成很大的危害。 ”一句话让人感受到习大大具备丰富的抗击台风的经验,这些都得益于多年的工作摸索。他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心里也着实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捏了一把汗。

 镜头八:对话张羽,抗台策略该如何布置。 2005年,面对央视主持人张羽的采访,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大大这样回答:“ 我们下得还是很果断,应该说动静很大。这一次我们这个指导思想就是更加明确、更加坚决了,就是要贯彻中央领导对于防台抗台、抢险救灾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这种决心源于一个地方管理者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意识。同时习大大抗击台风还十分讲究策略,这是促使他能够下定决心在浙江大规模组织人民群众撤离的先决条件。张羽问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大大:“习书记,我觉得决心好下,命令好下,但是刚才我说了,124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的人口规模,在转移的过程中,吃、住、行,怎么解决呢?是一道命令就可以解决的吗?”习大大给出这样的回答:“ 这个当然要统一干部的思想,还要统一我们老百姓的思想。统一思想的工作这个是最难最难的,你比如说干部们思想问题在哪里,你就要对症下药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转移了以后,将来(台风)没有来,人家说我们是瞎折腾;或者就是在转移过程中人家不走,我怎么办?我总不能去强制性地去推动人家走。所以我针对这些,我提出来了一个完全针对性的说法:你不是怕转移工作劳民伤财吗?在抗台问题上,就是不要怕劳民伤财;第二句话,就是不要怕兴师动众;再有一条呢,就是不要怕十防九空。说到十防九空,实际上我们现在是十防九不空。 ”习大大当时与张羽的对白,既表达了自己以人为本的执政情怀,也反应了他是一个懂思考,善用策略的领导干部。

一场又一场台风过去了,反思和借鉴却一直存在。习大大当年处在抗击台风的一线而未能前去照顾临产的妻子。多少年过去了,他们的女儿已长大成人。2008年,女儿又代表父母亲出现在了汶川地震灾区的志愿者团队里,这真是一种血脉的传承。人民与台风的斗争永远都会存在,习大大留下的抗击台风的宝贵经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刚刚过去的台风苏迪罗已给闽浙等沿海地区造成巨大创伤。据初步统计福建省130万人受灾,洪涝造成浙江省直接经济损失40.39亿元人民币。灾害无情,人有情。幸运的是在苏迪罗来临之际,闽东的广大干群提前到乡镇村蹲点,守护地方平安,他们继承了习大大留在闽东大地上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学习大军

2015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