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首先要做“人格好、人缘好、形象好”的榜样---郑学宝院长强调开展通识教育尤其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2014年5月15日下午,社科部召开两校区视频会议,由马俊岭、万奎、吴伦水等三位博士汇报台湾中山医学大学通识教育培训成果,郑学宝院长出席会议并做了如何开展通识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讲话。社科部主任黄祖辉教授主持了会议。
参加会议的除了社科部全体教师外,还有发展规划处王小燕处长,学工部谭秋浩部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陈文杰副主任,教务处唐湘娟副处长及人事处刘钰曦老师。
郑院长在听取三位博士阐述台湾通识教育的发展历史、理念与模式、立法保障机制以及受到的启示等汇报后,他就通识教育目的、通识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我校应如何推动和开展通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外出考察学习要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要搞懂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了解通识教育兴起的时代背景,尤其是要围绕医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以及学校培养“人格好、人缘好、形象好”的人才培养理念来设置课程,并形成学校特色。要培养学生正常的、健全的人格,好的人缘和好的形象,教师首先要做榜样,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清通识教育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通识教育课的重要载体、重要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与作用,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维护社会稳定,使得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各安其份。尤其是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力度,进行文化基因的传承。
郑院长和社科部老师一起认真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孔子研究院座谈会上的讲话。郑院长指出,孔子研究成为世界性的课题,世界儒学研究和传播,中国要掌握话语权,这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并发表重要讲话,是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宣示。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切实承担起习总书记赋予的文化使命,即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科部教师要先行一步。(文/黄成华 编/周圆 审/岑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