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误读P2P吗?揭示三个真相

28.10.2015  02:36
P2P互联网金融曾经是热门领域,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名词,但是实际上关于P2P有很多误读。最近,短期理财型的P2P产品热销,有的投资人觉得这样的产品更能实现好的资金流动性,有的P2P平台甚至以全部都是短期理财产品为荣。

原标题: 你还在误读P2P吗?揭示三个真相

  P2P互联网金融曾经是热门领域,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名词,但是实际上关于P2P有很多误读。今天就来告诉你三个一直被误传的真相。

  误读之一:P2P只是一种小众理财手段?

  由于P2P的爆红,这个领域也是鱼龙混杂,加上媒体报道的推波助澜,关于P2P的负面新闻不少,什么这个平台跑路了,那个平台资金链断裂啦。很多人因此认为P2P作为一种时髦的互联网金融理财手段,只是小众人的选择。

  这个认识可是大错特错了,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9月的P2P成交量高达1152亿元,截止到9月底的累计成交量为9787亿元,这个数字在今年十月初已经超过万亿。万亿是一个很大的里程碑,这意味着P2P成为一种主流的理财手段,P2P行业的成熟度越来越高,将开启新的发展时代。

  误读之二:选择百亿俱乐部就好?

  伴随P2P行业的累计成交量过万亿,也有很多P2P平台宣称自己的累计成交量过百亿,由此有了一个P2P平台的“百亿俱乐部”,那么就有P2P平台在拿这个说事,仿佛进入这个俱乐部的速度越快,就越值得信赖。

  这又是一个误区,百亿俱乐部只是代表了一个规模,但作为投资者来说一定要擦亮眼睛,了解P2P平台达到百亿的路径。尤其是不要被所谓的成交量的增长速度所迷惑。P2P虽然是互联网金融,但首先应该是金融,而不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稳健、安全,过快的增长速度不一定是好事,这一点和电商有很大的区别,要有稳健而合理的增长而不是盲目追求高速增长。

  例如,宜人贷最近宣布出借端累计交易促成金额突破100亿元,其每一笔出借都对应着真实的借款人的资金需求,因此百亿出借金额的背后是同样数量级的真实借款需求的发生。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P2P平台一直是稳健经营、快速发展,坚持小额分散降低风险,尤其是其700万的注册用户、超过3亿元的风险备用金余额都显示出综合的实力。

  反观有的P2P平台是突然过百亿的,非常蹊跷,有的是通过“短标+复投”的模式将资金进行重复计入,百亿的累计成交额里面水分很大,这需要引起投资人的警惕。还有的平台是主要做大额企业抵押借款业务,肯定比做纯信用的个人借款业务要容易实现更高的成交量,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后者比前者有更多的投资人,资金更分散,也能降低风险,对投资人更合适。

  在判断P2P平台是否靠谱的时候,累计成交额是一个指标,但一定不是全部。对于投资人来说,首先要保证自己资金的安全性,所以对于平台的风控措施要仔细研究判断。以宜人贷为例,其将大数据用于风控方面,用云技术数据处理中心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广泛采集多维度信息及用户行为进行交叉比对,建立了一套成熟的风控体系。

  误读之三:短期理财占比越高越好?收益率越高越好?

  最近,短期理财型的P2P产品热销,有的投资人觉得这样的产品更能实现好的资金流动性,有的P2P平台甚至以全部都是短期理财产品为荣。

  然而,这是很大的误读。短期理财型P2P产品热销,一方面是因为余额宝类货币基金收益率一路下跌,一方面是一些对P2P理财不太熟悉的人希望先投短期理财试水。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确有长期闲置资金的话,投资短期理财需要不停的进行到期再投资,比较麻烦,投资长期投资产品会更加稳妥、方便,收益也会更高。对于P2P平台来说,如果全部是短期理财,会有很大的流动风险,对于成熟规范的P2P平台来说,应当设置合理的短期理财资产配比,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比例,才能保证安全可控。

  对于短期理财,还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超高的收益率。有的平台甚至用“秒标”、“天标”来制造噱头,吸引眼球。但是,投资人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常的P2P平台预期年化收益率在10%左右,如果有异常的高收益率,投资人就需要保持警惕,一些非法平台就是用这种超高收益率的短期理财产品来吸引关注,揽来钱后跑路。

  总而言之,P2P这个看似很新的领域已经不是小众的选择,而是成为一种主流的理财手段。面对平台间比拼成交量和增长速度,投资人需要擦亮眼睛,仔细分析平台的运作模式、资产类型、流动性、风控措施,对于那些借助超高收益率短期理财产品吸引眼球的平台,投资人也需要保持理性,做出科学的选择。

  南冥一鲨(微信公众号:southsharker,个人微信号:southshark2002):解读行业发展的大势,揭示新闻背后的真相,总结互联网化的经验教训。关注南冥一鲨,在这里读懂互联网,因为知大势,方能赢未来。

最后修改于2015-10-27 11:09:03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