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都说“四五清明”为何今年是4月4日?

04.04.2017  10:17

  清明节除了祭扫还有踏青、荡秋千等习俗。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采集

  东江时报讯 记者刘乙端 清明节,除了祭扫、缅怀先人的“”情外,还有外出踏青、放风筝、荡秋千、踢毽子等“”事。

  “清明节互祝节日快乐,有什么错?”网友“@过期小饼干”直言,他们家每年清明踏青就是祭一下祖坟,在农村亲戚家吃顿农家饭,“小孩子挖点野菜,再拿点亲戚家的红薯青菜萝卜柴鸡蛋什么的,挺开心的。

  也有网友将“清明快乐”解读为要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死。80后惠州市民“沫沫”回忆,去年清明节,她去墓园拜祭父亲:“他活着的时候,就是希望孩子每天开心、快乐、坚强。现在他的愿望一样不会改变。死者长已矣,存者不怀悲。要用幸福的生活状态告慰父亲在天之灵。清明节快乐,快乐清明节。

  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坦言,清明是可以说“清明节快乐”的,这是缘于该节日的主题内容及历史传统。因为清明节是春季最重要的节日,其主题内容十分丰富,它既将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糅合在一起,又贴合春天正处阳气上升、阴气下沉、万物复苏、生气勃勃的节气特征。“当我们去祝福快乐的时候,恰恰也代表着我们有战胜悲伤、困难的勇气,这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高巍说。

  还有专家表示,清明节祭祀,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祭祀扫墓时都庄严肃穆,规规矩矩,但仪式结束后,就变得非常轻松,从对逝者的尊敬中转入对自然的亲近。在反映清明扫墓结束后的古代图景中可以看到,各家各户的孝子贤孙会借着祭祀后的机会,尽情游乐,活动的项目还很丰富多彩。

  对此,中立派观点认为,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哀与乐并存,这看似难以融合的矛盾体,展现着在传统节日不断融入现代生活中,内涵也在不断延伸变化。这其实也是一种提醒:享受美好春光,美好生活,因想到逝者,而不至浮躁放浪;在寄托哀思中,又因春光可贵,亦不至于太过沉重,更好前行……清明不能说“过节好”,道一声“快乐”也无妨。最重要是可以从哀与乐中,细细品味生活味道,感受节日意义。

   七嘴八舌

  @Telescoo:清明,既是一个古老的祭祀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祭祖扫墓,踏青游玩,追思先祖,鼓舞后人。虽然这不是一个悲伤的日子,但把清明当成庆祝活动,互道祝福快乐,明显不合时宜。

  @素晖_2Amor:清明节快乐是什么梗,祭祖这么庄重的事情,扯得上快乐么。

  @Humility-D:清明时节,细雨踏青,吃青团品新茶,祀先祖,示后辈。生死轮回,老祖宗比我们豁达多了。

  @王凯乐kaile:我们老师也叫我们祝她清明节快乐,她可以把这些祝福转达给她的父母亲。

  @1草的1草:是应该高高兴兴和老祖宗聊聊天,你是祖宗你希望你后辈哭天喊地来?刘乙端 整理

   相关链接

   都说“四五清明”为何今年是4月4日?

  据新华社电 “不是‘四五清明’吗,怎么去年和今年的日历上都写的是4日?”随着清明节的即将到来,不少人有这种疑问。天文专家表示,清明“”阳历,一般在4月4日到6日之间变动,并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5日最常见。

  为什么清明的日期会“前后跑”呢?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解释说,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称为“回归年”或“太阳年”,太阳在星空背景下的视运行路线称为“黄道”。自清代开始,定以春分点为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定为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因而为24个特定的时刻,而非特定的24天。由于一年的长度是用太阳的运行定出,二十四节气也是用太阳的视位置定出,基本上,每一节气在每年中的日期变动不大。

  然而,一个回归年实际长度为365.2422天,历法上的一年长度则为365天,因此每年会多出0.2422天(相当于5.8小时),节气的特定时刻也会每年 “顺延”0.2422天;如此一来,累积4年后几近一天,为修正它,公历历法中有“闰年”制度,每4年会多出2月29日一天。

  史志成表示,节气时刻的顺延,有时会使得某节气的时刻越过午夜至隔日;多了一天的闰年也会使得节气时间发生改变。当然,不管如何变动,节气的日期差异只会在3天内。

  记者翻阅天文年历发现,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清明在4日的有14年,其余均在4月5日。值得注意的是,本世纪没有清明节落在4月6日的时候。

   清明节“身兼二职

  据新华社电 今日是清明节。民俗专家表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身兼二职”的清明既是农历节气之一,又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凝结中华文化精华。

  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按西汉《淮南子·天文训》的说法:“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此时节,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民谚“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以及宋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等,均反映出了这一时节的特点。

  此时节,桃花初绽,杨柳泛青,莺飞草长,非常适宜踏青出游。明人在 《帝京景物略》中说:“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游高梁桥,曰踏青。”清人在《都门竹枝词》中又说:“山花押鬓踏青行,儿女相逢各问名。

  与其他节气不同的是,清明还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凝结了中华民族祭祖敬先的文化精华。

  由国庆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日子,人们纷纷扫墓和祭祖。宋代高翥的《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诗中就生动地描写了古人清明扫墓的情景。

  “扫墓祭祖不仅表现了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和追悼之情,同时也拉近了家庭、宗族内的血缘关系。”由国庆说。

  由国庆同时也指出,清明既包含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其实也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因此,清明不仅仅是单纯的祭祖和扫墓,各地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拔河、斗鸡、蹴鞠、扑蝶、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清明节也因此拥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踏青结伴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蜂蝶紧随衣袖舞,田野十里菜花黄。”这首古诗中描述的就是清明节亲近自然、踏青春游的民俗风情。人们在踏青、郊游时,或采摘、或嬉戏,其乐无穷。

编辑: 谢志清